关于班婕妤,不得不说的故事野史趣闻
王昌龄《长信宫词》中的一句“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不知记载了多少忧伤凄迷、婉转哀愁的宫怨故事。
班婕妤,是这日影下最落寞的女子,曾经的恩爱缠绵犹如一帘幽梦,华美灿烂,却幻如水中明月,在波光潋滟中终会被风雨揉碎撕裂。
她,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那个在汉武帝后期跃马疆场、驱逐匈奴的将军的女儿。而她,更是汉成帝的妃,在万千妃嫔中,她曾宠冠后宫。
汉皇后宫,给了她足够骄傲的资本,汉成帝因她的美貌和才情,无可救药的痴迷于她,每天流连于她的宫寝。可是她,任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也不傲。或许,秀美如她,留下那美艳迷人的风韵只不过是俗世风尘中一粒微不可察的沙子。而她的骄傲,偏偏只是抚弄丝竹和遣怀诗赋,绝非宫嫔间你争我夺的得失。
因为此,她的才貌,俗如汉成帝这般的男子,对她,亦是既爱慕又佩服。
汉成帝是宠她的,为她,竟置天下大事不顾,每天总要亲自过问为她专门熬制的阿胶养颜汤(班婕妤每天早晚必服阿胶汤一盏,以保养皮肤,滋润红颜,防止衰老)。除此之外,为博得班婕妤的开心,汉成帝还专门造了一辆黄金大辇,出游时邀她同乘,她拒绝了。她对他说:“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她不是驳他,倒是为他着想,而他虽然悻悻,也认为她言之有理。
一时间,世间都传她贤能有德,王太后更是赞他:“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如此的厚赞,让不事张扬的班婕妤一下子在宫中有了更加凸显的地位。她甚至希望他们能恩爱长久。因为若她能守在他的身旁,她定会让他成为有道的明君。
可是,上天总不遂人愿!鸿嘉三年,善舞的赵飞燕来了,与她的妹妹赵合德一起而来了。
这对善舞的姐妹,有着倾城倾国绝世美貌和轻盈妩媚的舞姿,汉成帝的后宫从此便成了赵家姐妹的天下。她们,这对倾城的尤物,化作了汉成帝眼前最灿烂的一道虹。尤其是轻如春燕的赵飞燕,恰如她的名,似飞燕绕梁,轻盈优美。她的舞蹈,犹如一壶清酒,不喝都已醉人。大汉后宫,成了赵飞燕独舞最闪亮的舞台!
而对于善诗的班婕,随之而来的便是洪水般的谗诟、嫉妒、排挤。曾经受宠的班婕妤成了赵氏姐妹心中一颗刺眼的钉。
班婕妤是聪明的,她自请到长信宫侍奉王太后,或许,赞美过她的王太后才是她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哪怕只是每天仅仅给太后熬上自己拿手的阿胶养颜汤,虽然她自己早已无心再去细细品位其个中滋味。
深宫寂寂,岁月悠悠。班婕妤见过了赵飞燕封后大典的隆重,也看到了赵合德入住昭阳宫的喧,而孤独的自己又有谁会想到,有谁会来陪呢?于是就给自己写首诗吧: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这就是著名的《团扇诗》。
班婕妤是聪慧贤德的,而她,却不如同她一般聪慧贤德的樊姬幸运,因为樊姬的楚庄王初登位时亦是一个喜好玩乐,不务正业的人,特别是喜爱打猎。而樊姬却用不食禽兽之肉的办法,让他幡然醒悟。拥有宏图大志的楚庄王一鸣惊人,一跃而成“春秋五霸”之一。班婕妤的才貌不亚于樊姬,可她偏遇见了汉成帝,若她逢着周宣王、楚庄王,或者是后来的唐太宗、明太祖,也许命运会做另外的安排?
她,终成了汉成帝抛却的美人扇。
长信宫让时间过得好慢,有一天,她听说汉成帝驾崩于另一个女人的卧榻上,他走完了他荼糜却毫不辉煌的一生,也许他绝想不到,那个他曾经抛弃的女人,那个曾经挚爱他的班婕妤,在松柏炎炎、冰冷空寂的汉室皇陵里陪了他一生一世。或许她还是怨他,但怨又有何用,不如忘却,只记住他的好!
不敢再想她初嫁他时那锣鼓喧天、钟鼓齐鸣的日子;不敢再想他牵她的手邀她同乘一辇时那灿烂的微笑。一切都还很美,一切却已远离。让人生留下一丝回忆吧,或许,只有回忆才能将生命化作永不磨灭的永恒!
本文作者:不忘初心小青年(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