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与其寄托理想于他人,不如自己埋头苦干野史趣闻

2018-10-31 21:01:14

班婕妤,是历史上著名的酒色皇帝汉成帝刘骜的妃子。

她却不像汉成帝的另外两位妃子赵飞燕、赵合德一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她是以西汉著名的才女、中国文学史上辞赋写得最好的女作家而名垂青史。

班婕妤从小聪明伶俐,秀外慧中,文采出众,写得一手极好的辞赋。

她自幼苦读诗书,喜欢《诗经》、《窃窕》、《德象》、《女师》等名篇佳句。

她的理想是辅佐年轻的君王成为圣贤之君。辅佐楚庄王成就霸业的樊姬是她的偶像。

汉成帝刘骜即位后,班婕妤被选入后宫。

刚刚即位的汉成帝还没有后来的昏庸无能、贪图美色。还有着出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他励精图治,想要有所作为,成为有道明君。

此时的他爱读经书,喜欢文辞,主要宠幸的是以才华著称的许皇后和班婕妤。

做为一个聪慧的女人,班婕妤既清楚皇帝爱人的缺点,更知道要时刻强化爱人的优点。

所以每次觐见皇帝,她都会依照古代礼节,这正好契合了皇帝的心思,她得到了专宠,甚至让皇帝起了形影不离的心思。

皇帝特地命人制作了一辆大的辇车,可以让他们同车出游。班婕妤却以“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只有像夏桀、商纣、周幽王等国亡之君,才会与嬖幸的妃子同坐,拒绝了皇帝。

此时此刻的她,一心想做皇上的贤内助,希望皇上把心思放在政事上,成为贤圣之君。

于是她更加注意加强自己在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方面的修养,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明君。

班婕妤知道何时何地应该通过何种方式让爱人自然地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乐意改正。

她用欣赏和崇拜的眼光看待爱人的优点,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不经意展示对爱人浓浓的爱意和欣赏之情。

她从不主动干预政事,她知道,汉成帝有多大的权利,就有多大的责任和压力。

她能够做的就是在汉成帝遇到挫折或失败的时候,在他沮丧、懊恼、暴怒的时候,适时出现在他身旁,静静地听他诉说痛苦。

每当汉成帝在政事上有所阻碍时,熟悉史事的班婕妤就会引经据典,用史实开导他。

当汉成帝心情不畅时,擅长音律的班婕妤就会用琴声使他身心舒缓。

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嫔妃,也是他的良师益友。

她甚至有着皇后般宽广的胸怀,把自己的侍女送给汉成帝。

她象放风筝一样,抓紧汉成帝的心灵绳索,任由他在后宫自由地飘飞,因为她坚信汉成帝最终会回到自己的身边。

后来,日渐昏庸的皇帝被身轻如燕会掌中歌舞的赵飞燕吸引,再也不曾回来。

当班婕妤意识到后宫已经是赵氏姊妹的天下,自己再也不能复宠之后,她当机立断优雅转身,自请去长信宫侍奉太后,悄然隐退在深宫之中,保全性命。

聪慧的女人绝不会为心爱的男人放弃自己的一切。她有自己所喜欢的、能寄托她感情的工作并且将它做好,让自己拥有一份成就感。

既然成就不了心爱的男人,那就用闲暇的时间来成就自己。

深宫幽幽,日子刻板而单调。班婕妤将除了陪侍王太后烧香礼拜之外的时间,都用写诗作赋。

她的作品越过宫廷厚厚的围墙,飞到了宫门之外,被人传颂。

虽然随着是岁月流逝,她的很多作品都佚失在了时间长河之中。今存作品仅有《自悼赋》、《捣素赋》、《怨歌行(亦称团扇歌)》三篇。

但其后钟嵘在《诗品》中将班婕妤列入上品诗人十八位之列。

西晋博玄、曹植、左芬等都对她寄予很高的评价。

班婕妤最终靠着自己的才华,通过诗词歌赋证明了自己的才华,成就了自己的精彩。

班婕妤的人生从繁华到萧瑟,原本是古代后宫嫔妃普遍的人生境遇。

她最初的人生梦想是成为辅佐一代明君的贤德后妃,并以此青史留名。

但她遇到纵情酒色的汉成帝,只能在政坛昙花一现,然后被锁于深宫。

她意识到,女人不应该成为男人身上的藤蔓,不能放弃幸福生活的控制权。

既然不能驾驭男人,那就丰富自己的灵魂。

即使身处逆境,她仍然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处世,让自己更坚强,让生命更激扬,让人生更嘹亮。

女人爱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成就自己。

本文作者:看图识心(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