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贤后野史趣闻
大清第一贤后
说到清朝的女性,有人会想到清朝初的孝庄皇后,有人会想到清末的慈禧太后。这两位将权力的游戏玩得滚瓜烂熟的女政治家是以女中豪杰的形象示人的,身上缺少了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女性所谓贤内助的色彩。在清朝历代帝王的后妃中,如果选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贤后,那一定非乾隆的孝贤纯皇后莫属。
种种记载表明,康熙是在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孙子弘历时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孩子。有人说雍正继位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弘历,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康熙曾说过弘历日后‘福过于矛’这样的话,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一种隔代立储。而雍正也对弘历竭尽自己的心力,其中就包括为了他选定了孝贤纯皇后作为日后的的大清国母
孝贤纯皇后原姓富察,富察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早在金朝时期就已经是贵族了。到孝贤纯皇后的祖父米思翰时,他官至户部尚书,两个儿子马齐、马武更被称为「二马吃尽天下草」。马齐在「九龙夺嫡」时支持八阿哥,而雍正登基后却用怀柔的方式将其拉回自己的阵营,富察氏的实力可见一斑。而这「二马」正是孝贤纯皇后的两位伯父。
在雍正五年为弘历举行的选秀上,雍正一眼就看中了后来的孝贤纯皇后,指定她为弘历的福晋。而早在雍正刚刚登基的雍正元年,「正大光明」匾额后就已经写上了弘历的名字。所以,雍正不但是给儿子选嫡福晋,更是亲自选定了大清王朝未来的皇后。而事实证明,雍正的眼光的确独到。
结婚后,富察氏深得弘历宠爱,为人和善低调,出身贵族却毫无纨绔之风。乾隆登基后,富察氏成为了大清的孝贤纯皇后,对外母仪天下,对内侍奉太后孝顺恭敬,关系胜似母女。而乾隆则将对皇后的疼爱体现在了立储一事上。乾隆元年,嫡长子、二阿哥永琏的名字也被写在了「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当时的永琏年仅七岁。
乾隆之前,清朝都非嫡子继位,乾隆曾想在自己这一代改变这一现状。然而乾隆三年,永琏不幸离世,乾隆将乾清宫的立储密匣当众开启,追赐永琏为皇太子。八年后,皇后诞下皇七子,喜出望外的乾隆没有等到这个嫡子满周岁,就从其他宗室那里抢来「永琮」二字为其命名,不幸的是永琮只活了20个月,接连的丧子之痛也击倒了皇后。
乾隆十三年,年仅36岁的孝贤纯皇后去世,乾隆说:「惟孝贤二字之嘉名,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我们熟悉的《还珠格格》中那个心胸狭窄的皇后原型当然绝非孝贤纯皇后,她的原型应该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乌喇纳喇氏。她在乾隆三十年随驾南巡时不知因何与乾隆反目,史料说她「忤旨截发」,《还珠格格》也有相似的桥段。
本文作者:老梅说野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