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京津条约,是什么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野史趣闻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侵华的联合国军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战争期间,八国侵华代表在北京合影,明明是八国,照片上却出现了九个人,其中一个竟然是印度人。

这件事还要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说起。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总共调度了1.9万军队,但这1.9万人并不全是英国人,还有当时被英国殖民的印度人。印度军队只有陆军,共派出4个团和一支志愿军:马德拉斯第2、第6、第14步兵团、马德拉斯工兵团、孟加拉志愿军。这五支军队,组成的英属印度军队,已经接近联军陆军的一半。战争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英军仅仅付出几百人阵亡的代价便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清朝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开始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而在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英国出动1.1万人,英属印度有7个团,分别为第8、第15旁遮普步兵团、普罗比恩的锡克骑兵团、第47、65、70孟加拉兵团、马德拉斯工兵团,人数约4000人,英属印度陆军超过了英国人。此战后中英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朝赔了更多银子,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再度加深。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这次派兵最多的是日本与沙俄,英国只排第三位,英军中有4个印度兵团:第1孟加拉骑兵团,第7、第24旁遮普步兵团,第1锡克步兵团。这次英军以英属印度人为主,还有少量澳大利亚人,英国本土人很少。

列强将领在北京合影,由于俄国不参加合影,于是英国将其治下的澳大利亚与印度拉进参与合影,这也就是为何八国联军合影中会有印度人。
本文作者:小军说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