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茶叶之路野史趣闻
俄罗斯掠影 图片:王晓艳
俄罗斯的茶叶之路曾是一条国际商道,当嘉宾王晓艳一个人沿着这条茶叶之路横穿俄罗斯,她看到的是俄罗斯人的温暖、美好。在触摸这个积累近代晋商巨额财富的商道时,也看到了那个时代中国商人创造真正中国制造的艰苦卓绝。今天的边走边看,带您踏古道而行重走茶叶之路,故事如画卷铺展在路上
重走俄罗斯茶叶之路
边走边看
俄罗斯的茶叶之路
1689年康熙与彼得大帝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驮着中国茶叶到俄国的骆驼成为北京城一道最大风景
到过俄罗斯的外国人都知道俄罗斯人爱饮茶,但俄罗斯并不产茶。俄罗斯社会都以为茶是十八世纪由彼得大帝从欧洲运进来的。然而,实际上茶叶在十六世纪就己从中国进口。它很受俄罗斯人欢迎,因而饮茶的习惯迅速得到广泛传播。
互动:提起茶叶之路,你会想到什么?你知道东方树叶对当时俄罗斯茶叶之路的影响吗?欢迎发送到BZBKCRI 后台跟我们留言互动哦~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嘉宾王晓艳去感受万里茶路的魅力吧~
万里茶路
感受别样的美
茶叶之路,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立即联想到茶马古道,但两者迥然不同。茶马古道是在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的运送茶叶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主要抵达的地方是从西藏到印度,尼泊尔等地。而茶叶之路是一条由中国厦门开始,穿越蒙古草原,寒冷的西伯利亚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运送以茶叶为主的商路。
简而言之,茶叶之路是两国贸易通道,政府承认并设立口岸管理,它横贯了大半个中国,茶品主要是通过俄罗斯流向欧洲。它最深刻的意义是一条商路,一条由商人,新兴商业城市,原始的商业物流,商业银行,中国第一个陆路口岸组成的商业之路。一个有着严密的现代公司组织模式,有着现代管理思想,有着正规的国际贸易认可的商路。这条茶路,除了茶,最重要的就是人了,是他们串了历史,用自己的脚步走出了这条茶路。
中俄茶叶贸易自《恰克图条约》
丝绸之路让西亚欧洲乃至更远的地方,学会了欣赏瓷器,穿高级丝绸,这些只是生活的点缀。能够改变其他民族生活习惯的路,只有茶叶之路。它让没有饮茶习惯的蒙古人,俄罗斯人乃至后来欧洲其他地方的人,都有了饮茶的习惯,而这个习惯是日常的,每天必须的。有这样一句话: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在俄罗斯这条路被称之为:伟大的茶叶之路。特别是因为这条路而产生的口岸城市恰克图,据说,每个稚龄儿童都能对茶叶之路侃侃而谈。
我们掩卷长思,闭目凝神,看这样一幅画面。厦门,采茶姑娘。安化,制茶工厂。一块块的茶砖上了船,沿着江水顺势而下,湖南,湖北,河南,到了社旗镇,茶叶从水路转运到陆路,继续向北一路漂泊,山西,河北,进入了张家口或者呼和浩特,改成骆驼,都会经过二连浩特,抵达恰克图,然后进入俄罗斯,穿越西伯利亚,到达莫斯科,圣彼得堡,再以其他方式转运到欧洲各国。
这条路,几多艰辛,多少累累白骨才能换来一个衣锦还乡;这条路,几多悲凉,多少女人期盼了一辈子都看不见归人;这条路,几多诱惑,多少穷孩子成为巨贾豪绅。今天,这条路变得简单起来,走路的人是为了看风景,不再是奔波劳碌。而我,自从看了这条路,就做好了一个人走的准备。虽然,我已经走了那么多路,它还是诱惑了我。
遇见一些在茶叶之路上的人,他们在书里或者在路上,可身上都有着一种类似亚狂热的躁动和喜欢,温文尔雅的书卷气也掩盖不住。让我想起了那些六七十岁依旧骑行在滇藏,川藏和新藏线上的老人。他们身上共有的那种激情,也感染了我。路,原本一定是要走,才能知道这路是否属于你的精神归宿。而抚摸历史本身带着宿命的孤独,热闹的群体里总有你体味不到的内涵。静静一隅的一棵树,一个碑,甚至一片雕刻都是为了有一个人愿意陪着它安静,才愿意焕发出历史沉淀的滋味。匆匆的走过,浏览,它便变得和你在任何一个街边看到的一样。
也许茶叶之路的厚重,远远不是我能够承受的,可我愿意去探视它,甚至一次又一次。那些叙述茶叶之路的声音,一直告诉着我,去走。那些茶叶之路的图片影像,一直诱惑着我,去走。那些热爱茶叶之路的人,一直在鼓励着我,去走。
从下梅村微醺的斜阳里,在安化忙碌的工厂里,在襄阳城上的余晖中,在汉口城里奢华的山陕会馆里,在社旗古镇的静默里,在晋商丈量财富的每一寸土地中,在归化城早已没有踪迹的驼群后,在二连浩特孤独的守望下,在恰克图急切等待的张煌中,在莫斯科的开怀畅饮时,茶叶一点点成了财富,一点点成了习惯,一点点成了历史。
对这条路最好的爱,就是你去走,走着走着,我们也成了历史,我们也成了路上的人,足迹一点点被后来的人踏平,消失,更新鲜的脚印掩盖,我们就完成了茶叶之路的朝圣之旅。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bzbkcri留言互动~
往期节目回听请在电脑上点击“阅读原文”
The End-
世界那么大
我们一起边走边看
微信号:bzbkcri
本文作者:边走边看(今日头条)
-
Tags: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