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菊花茶,你想起了谁?野史趣闻

2018-10-30 23:08:14

一日,不经意间,读到了陶渊明。合上书,不禁开始遐想,世间还有多少和他一样爱菊的人呢?

陶渊明,本是晋朝一小官,受社会风气影响,文人偏有的那一份隐世的执拗,在他身上似乎愈加强烈了。“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流传至今的典故,话虽如此,故而有人笑称,是否多添“两三斗米”,那硬实的腰是否可以“折上一折”呢?本是戏言,不必当真了。

东篱下的菊

他的诗与散文,想必大多数都是读过的。文章中处处流露着他的洒脱,他的自然,他的满足,在他的一方田园中,他永远保持着乐观的生活姿态,身处贫居,却有着“世外桃源”追求。你何曾见过这种人,在朋友家做客,不喝酒则以,要喝便要将朋友拿出的酒喝完,醉了回到家中便躺下,睡到自然醒?人以群分,他是这样性情的人,想必他的朋友大多亦是如此了。

他爱菊花,是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见,他自己也是种植菊花的。而诗中的“悠然”并非采菊抑或见了南山后才有的,本性悠然,“采菊”与“见南山”的过程便也悠然了。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多么忙碌的一天,日出而作,月升方回。虽有夸张的成份,可自乐其中,便身处苦中不知苦了。不过有意思的是,似乎他本人还是不善于农家事宜的,毕竟“草盛豆苗稀”嘛。

菊花大朵为谁开

那么如此性情的人,为何偏爱菊呢?漫布在荒野的野菊花,艳丽的花朵点缀在一片青绿,想必陶渊明也会感慨她的与众不同。重阳佳节,他登高,他远望,不忘带着自己制作的菊花茶,酿的菊花酒。菊花酿酒,我所知了了,不过对于菊花茶,略知一二的。

菊花虽然有着较为随便的土壤要求,然而对于花朵,她又不是那么随便了,尤其对于要制作成茶的菊花,更需要多一份严谨。现代人种植以作花草茶的菊花,是不能施加农药的,纯粹传统的除虫手法,肥料的选择极为苛刻,稍稍不慎便会影响花朵品质。采花期过于严格,花朵的绿芯全部消失就必须及时采摘,否则一旦完全盛开,此朵就不能作为菊花茶,只能遗弃。

我不知道不善于侍弄庄稼的人如何栽植更为娇贵的菊花,我也不知道飘逸洒脱的陶渊明如何有着细腻的心思守候那恰当的时机,也许,命运使然,天分如此罢。

菊花茶 优雅风

菊花大朵杯一枚,丝丝金边绕花蕊。

本来已是长寿客,又添优雅喜相随。

翻看日历一看,距离重阳还有一月有余,可是我却不需要向古人一样等到那时才能泡上一杯菊花茶了。少了陶潜的品味,多了世俗的眼观。看着一朵菊花在杯中飘然绽放,周边金黄的花瓣优雅舒展,富贵的寓意多么赤裸裸。历来菊花象征着长寿,菊花中包含着多种微量元素与矿物质,便与之契合。独有的花香浓郁,慢慢如涟漪般在空中散开,忍不住品上一口,赏心悦目杯中留,绵绵丝融唇齿间。

本文作者:贡苑茗茶(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