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娘娘说“朕有喜了”,有哪里不对吗?野史趣闻

2018-10-31 14:09:42

《芈月传》迎来大结局,从媵妾变成太后的芈月,也从小白兔变成了霸道总裁,其中当着满朝公卿宣布“朕有喜了”,让很多不明真相的观众表示被编剧雷到了。

有人觉得太后娘娘太开放了,偷情就罢了,给先王带绿帽子还公之于众、昭告天下,这可能吗?还有人指出娘娘用词不当,“朕”不是帝王专属的自称吗,一个女的也能用吗?

先说这个“朕”字,宣太后用来自称,也不无不可。“朕”变成皇帝专属,是宣太后的曾孙秦始皇开始的,对,皇帝这个词也是。在此之前,所谓先秦时期,朕可以作为第一人称的自称,帝王将相都可以用。

比如剧中被安排成芈月启蒙老师的屈原大夫,他的长篇自述诗名作《离骚》,劈头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句是自我介绍的开场白,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是颛顼的后代呢,我老爸叫伯庸”,不仅称“朕”,连“皇、帝”都一块儿往自己身上招呼,也没见有人追究他僭越之罪。

表情有点小受的屈原大夫,实际上不可能是芈月的老师,他跟楚怀王,倒是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

有人说,屈原虽然不是帝王,但毕竟是楚国贵族,跟楚王是一家子,出身高贵,所以可以用朕自称,除此之外呢,其实其他人也是可以的,不过能留下历史言论的,都是贵族或者文化人。在古代著名词典《说文解字》和《尔雅》中,都解释“朕,我也”,就是第一人称代词,无论贵贱都能用。

“朕”字的本义,指的是船板之间的缝隙,引申为微小的意思,用于自称,跟孤、寡人差不多一个意思。而在先秦,诸侯国君也是这几个称呼混着用的,只不过到了秦始皇,将其定为皇帝的专属自称,其他人就不能称孤道寡了。

所以,秦宣太后自称朕,也是可能的。不过喜欢深究的文字学家认为,“朕”在先秦作为自称,是带所有格的,并不等同于余、吾或者我,而是相当于“我的”。如果这个说法可信,那么说“朕有喜了”,就有些不伦不类,像日本人说汉语了。再加上“有喜”这个词乱入,不文不白,显得很有喜感。

说完了“朕”的用法,再看看太后在朝堂公开宣布“我有了”是否恰当。按照后世的伦理道德观,这当然有点没羞没躁,守寡的太后,权势还很大,养个小白脸也就算了,哪有意外怀孕还公开宣布的?虽然她没说是跟义渠王生的,而是说梦见先王回来了,但这也有点太开放了,而且这种鬼话有人信吗?

不过,在秦宣太后的时代,还没有后世的所谓三纲五常和礼教道学,虽然也有男尊女卑的不平等,但男女关系要开放得多,贵族妇女改嫁、出轨是很常见的事,只要你权力足够大,就可以超越道德的局限。

而且,秦国地处边疆,跟少数民族离得很近,这方面就更少了束缚。宣太后以太后之尊下嫁义渠王,以这种方式换来秦国后方三十年的稳定,现在看来本身就够惊世骇俗了。但在古代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寡妇下嫁给丈夫的弟弟、儿子,都是很常见的,而且是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就被这样潜规则过,先后嫁给父子两代单于,还都生了孩子。

从历史记载看,宣太后本身就很豪放的,在朝堂上当着外国大使讲跟先王的床笫之事,也是义正辞严,面不改色,这是写进历史的。所以,宣布自己怀孕了,也是可能的。

至于编造一个梦中受孕的故事,看起来这个谎言很低级,但当时却很流行。很多帝王将相出生前,母亲都有跟神仙鬼怪梦中交媾的经历,这被视为自带光环的神迹,只有很牛的天纵英主才能有的。《史记》是很严肃的史书了吧,司马迁也一本正经写了很多这种情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当时的人是信了。

本文作者:新闻考古(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