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不能再建太平盛世野史趣闻

2018-10-30 21:07:35

说到唐朝,首先想到的就是很具有代表意义的几个人。

那就是李世民,李治,武则天,。。。。。。

确实唐朝的历史在那一段时期里,是超级繁荣昌盛的,但是过了安史之乱,唐朝的天下很明显就没那么随心所欲了。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内部政权发生很大的改变,即使平定了叛事,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武力跟精力去收复他们的兵力,只能让他们拥兵自重,占地为王而且还不上赋税。

这哪是臣民,这活脱脱的就是唐朝的各路诸侯啊。各握强兵数万,租赋不上供,而且节度使的继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传子侄,或由部下悍将夺位,即使是停战时期,唐朝也实际是“一朝二国”。偏偏由于军力强大,唐朝皇帝们还一般拿他们没办法。

朝廷控制不了手下的的节度使,只能让他们横在北方阻挡入侵。所以文宗时,宰相牛僧孺曾说“范阳自安、史以来,非国所有……因而抚之,使捍北狄,不必计其逆顺。”意思就是说:“也就期望他们能帮着挡住北方民族入侵,别指望他们真的归顺啦”。

那么也难怪,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盛世不在,反而渐渐走向了衰弱,直到最后灭亡,多少都是有心无力。

本文作者:奶爸不在家(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