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巅峰,老司机张居正!野史趣闻
号称明代第一政治家的张居正,注定会因其卓越的改革成效而青史留名。但细究下来,人们也会发现,欲望等同于理想,野心力压过道德,这样的评价标签,放在这位别号叫太岳的湖北人身上,好像也能完全说得通。
得到贵人相助,在信息与机制都比较模糊的嘉靖年间,几乎成为每一个有为者,最为便捷的上升通道。少有文名的张居正,因才华过人在13岁时,就得到了时任湖广巡抚的领导——顾璘的大力提携和赏识。考虑到年少得志容易轻狂的毛病,所以在张居正第一次参加乡试时,顾璘故意不让他高中举人,以便磨练其坚强心志。尽管如此,23岁那一年,张居正还是进士高中顺利入职翰林院。
我相信,在张居正所有阅读过的经史子集里,并不包括在现实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容。但情商和智商都比较出色的他,却能在当时内阁中既是两大重臣,又是两大对手的严嵩和徐阶间两边讨好左右逢源。等到他羽翼稍稍丰满以后,又能与太监头子冯保同学强强联手,及时将他的政敌高拱一举驱逐出内阁。在取得神宗生母李太后的绝对信任情况下,他最巅峰的时候,是以摄政王的身份,开始了其一手遮天的施政方针和改革。在这期间,他最为引以为傲的改革成绩就是“考成法”和“一条鞭法”。而其中“考成法”的影响深远,我们目前各领域内实施的职能与绩效考核办法,最初的源头想来应当追溯于它。
史料记载,张居正在晚年奉旨回老家期间,他所乘坐的大轿,共需要32名壮汉共同抬起才能行走自如。里面的设备也极尽奢华,包括办公、休息、洗漱,甚至排泄等功能一应俱全。估计在当时来说,这也算是一项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当醒悟过后的神宗皇帝,决定剥夺给予张居正生前的一切荣誉称号时,查抄其家产,所没收出来的金银财宝数目之大,令一向在这位严师教导下,勤俭节约的朱翊钧同学差点为此惊掉了下巴。盛怒之下,张居正险遭开棺鞭尸的可耻结局。“口行善而身行非,国妖也”。这是当年大哲荀子的名言。对照已经逝去435年的张居正同学,不知道正在阅读这篇小文的你,会有何心得和感慨?
本文作者:竹林萧萧听雨声(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