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再无张居正野史趣闻
张居正作为明朝的首辅,历来备受争议。清人评价明代之际,也说
: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足见对张居正追崇之至了。
张居正在一位秀才家里出生。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自此,居正算是步入仕途。
而当时的明王朝是个什么境地呢?嘉靖二十九年(1550)六月,鞑靼族的俺答进攻大同,八月入蓟州,攻占北口,再从古北口取道直扑北京。俺答要求‘“入贡”,明世宗没有办法,只有下诏,号召各路勤王。各路的兵士来了七八万,加上北京原有的五六万,是可以抵抗一下的,可是给养没有办法,士兵被饿死是常有之事。世宗问首辅严嵩有什么办法可以抵抗一下,严嵩却说:“这时一群恶贼,皇上不必操心。”还好,当时礼部尚书徐阶在场,他说:“敌人的军队一直驻到北京城外,杀人和切草一样,不再是饿贼了”。最后由他建议一边和俺答谈判,一边召集外援把战争的气焰拖下来。待到援兵大部北上,敌人退却。在世宗一朝,严嵩担任过多年首辅,腐败之极,令人咂舌。
世宗死后,接下便是那坐朝六年,不发一言的穆宗。这时的内阁钟有徐阶、高供、张居正和李春芳、赵贞吉这一批较好些的大臣,可是正由于皇帝的不发一言,终造成内阁的明争暗斗,国家大事并没有坏下去,可是也始终好不起来,人多不干事,成为历史上的一条定理。接下来穆宗也死了,十岁太子神宗即位,居正正是再此境遇中承担起大任。
当是时,居正为十岁的万历小皇帝的师傅,居正对他严厉有加,小万历也对这个张师傅尊敬有加,师徒之情可谓浓厚。居正为了促使小万历的学业,特意编了《帝鉴图说》,正是考虑到小万历年仅十岁,十岁的孩子整日接触浩如烟海、枯索无味的经义未免太过辛苦,特意编了带有插图的帝鉴图说供小万历学习。而小万历早期也不负居正对他的殷殷期盼,对张师傅的淳淳劝导,身体力行。曾几何时,万历小皇帝是居正最得意的学生吧,居正深信,自己的学生定能成为唐宗宋祖那般雄伟的帝王,定能使大明屹立不倒。
居正当国数十年间,清丈土地、整饬吏治、考核官吏,使明王朝产生了勃勃生机,小万历在居正大刀阔斧施行改革之际,一度信任自己的张师傅。万历五年,多年未见的老父文明去世,按照阻值,朝廷官员的父母过世,必须回家守丧二十七个月,期满起复为官。而居正改革才刚刚开始,此时离开等同前功尽弃。他做出了唯一的选择:”夺情“。居正在作出选择之前,已料到结果,但居正早在给吴尧山的信上表明心迹:”二十年前曾有一宏愿,愿以其身为蓐荐,使人寝处其上,溲溺之,垢秽之,吾无间焉。此亦吴子所知。有欲割取吾耳鼻,我亦欢喜施与,况诋毁而已乎?
1582年6月20日,居正病逝,神宗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张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张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张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正的失宠。言官也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
其后,人亡政息,当年那个小万历废掉了居正在世时的一切改革措施,明王朝开始走起了下坡路,曾几何时,师徒二人和谐有加,他是他最得意的天子门生,他是他心中最敬爱的张师傅。倘若万历帝能穿越时空,看到崇祯帝被迫上吊的一幕,是否会想起当年那个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张师傅?
世间再无张居正。
本文作者:亦须平静(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