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明君,登基之路是从跪拜大臣开始的野史趣闻

2018-10-30 19:32:51

跪拜,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大的礼仪,现代人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就到头了,古时候跪皇帝、跪上级官员,都是下跪上,上跪下的没有,更别说是皇帝跪大臣了。汉文帝例外,跪过大臣,但并未有影响他的明君形象。

刘邦死后,儿子继位是为惠帝,人彘事件之后,惠帝受到刺激,对母亲吕后的胡作非为又无能为力,气急攻心,未及去世。诸吕专权,乱了朝纲,吕后死了以后,周勃与陈平等合谋智夺吕禄军权,一举灭了吕氏诸王。经商议,拟立代王为皇帝。

周勃(剧照)

刘恒,刘邦与薄氏之子,无名无份,顶着一个代王头衔冷冷清清生活在边塞,突然长安来人,请他回去当皇帝,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砸在自己头上,不欣喜若狂也要激动不已,但刘恒很冷静,先问手下谋士,长安该不该回,这个皇帝该不该当。郎中令张武意思是,朝廷乱成一锅粥,虽说群龙无首,但能在朝堂站的,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功臣,都是你的父辈,个个都是难剃的头,不去为好。中尉宋昌分析形势认为该去,尽管乱,但刘姓天下是不争的事实,大臣尽管都是硬茬,但来请代王刘恒回去当皇帝自然是认同天下是刘家的事实。天下思想一致,朝堂思想一致,带往回去当皇帝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听了之后,刘恒拿不定主意,就去问他妈。薄太后说,先拍舅舅薄昭到长安看看再说。刘恒以为然。一直到薄昭回来说认为可以去接大位,刘恒才带着他的嫡系前往长安。

来到长安城外渭桥,周勃带着文武百官前来迎驾,跪下接驾。按理说这是很正常的礼节。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刘恒对着文武百官跪下还礼!这个事件叫渭桥行礼,按照当时的情形,自己从边塞来到首都权力中心,这个皇位是这些掌权的文武大臣给的,也都是他的父字辈的,姿态要低一点(即使后来纵观文帝一生,也都是很谦恭的)。

周勃

行过礼之后,周勃对刘恒说:代王,借一步说话!宋昌出来了,说:不可以!周相公,是私事还是公事?私事的话今天无私事。公事的话请当着面说!何必退一步说?周勃一时语结,一会才说:没有别的,皇帝玉玺在此,交给你就是!于是将玉玺交给刘恒。按说接过玉玺就是皇帝了,但刘恒冷静地说:天下之事不一定由我来当皇帝,可以当的人很多,我只是先代为保管玉玺,过些日子再说!尽管是谦虚的面上语言,但在当时情景下能做到这样的能有几人?

汉文帝刘恒

在收下玉玺之后并没有立刻即位皇位,在宾馆住了九个月才即位。在这九个月里,很冷静的观察分析国家、朝廷的形势,即使大臣们支持他,还有刘姓比他大的比他小的同祖兄弟也要观察一下,如果根基不稳,这个玉玺拿在手里不过是块石头罢了。好在没有波澜,刘恒顺利登机,是为汉文帝,励精图治开创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为大汉王朝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帝尝药侍母

本文作者:行路者Gobetter(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