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开国皇帝最窝囊,皇位被功臣抢,历经186年后子孙才寻得皇位野史趣闻

2018-10-30 19:07:12

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国皇帝一般都有雄才大略,加之由王佐之臣从左右帮助,创下一朝基业也很正常。并且开国皇帝对于自己的皇位继承人选择问题上都极为重视,就如同开国皇帝对于开国功臣都多加防范一样,这都是他们登上极位后对于皇权的痴迷和控制。皇帝会很早便对皇子进行培养、观察,择嫡长子或德才兼备者为皇储以继承皇位。而中国封建社会帝王的皇位继承多为嫡长子继承制,也有秘密立储和禅位制,而兄终弟及的方式比较少见。兄终弟及这种方式,往往缺乏约束力,扩大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范围,给皇兄皇弟们太多的遐想,极易造成骨肉相残的苦果。

皇位象征着皇权

而在我国古代就有这么一位开国皇帝,花了一番工夫当上了皇帝,成为一国之君,治下的王朝还算繁荣、富裕,但是在自己皇位继承人这个问题,被搞得很窝囊,自己的子孙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甚至被人加害致死。这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最终这位皇帝的皇位被辅佐自己的开国功臣也是自己的亲弟弟“兄终弟及”给窃取了,直到经历了186年,经过了9位皇帝迭换才又回到了他这一脉。

​宋太祖赵匡胤像

此人便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在位17年离奇死亡,后皇位由其弟晋王赵光义继承,成为了宋太宗。我们先来看看赵光义是如何能够成为辅佐赵匡胤成为皇帝的开国功臣的。公元960年的那一场“黄袍加身”的大戏,便是赵光义和赵普(也是宋朝开国功臣,常被称之为“宰相赵普”)配合赵匡胤演的。这出戏加上“点检做天子”的谣言,成就了陈桥兵变兵不血刃获得皇权的奇迹。 

​陈桥兵变所在地想象图

在这场看似毫无准备、机缘巧合的哗变拥立背后,实际上是有赵光义和赵普在幕后谋划,所以宋太祖赵匡胤将赵光义和赵普视为自己的心腹,加以重用。即使是后来的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将石守信等武将的兵权解了,也并未对赵光义进行防范,赵光义还被加封殿前都虞候,还担任一方防御使、节度使等重要军事职位,军政大事常常交由赵光义处置。赵匡胤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弟弟会谋取他的皇位,甚至非常疼爱这位小他12岁的弟弟,难见君臣之别。

​靖康之难开封被围

公元976年十月的一个深夜,年仅50岁的赵匡胤驾崩了,随后其弟作为王弟和德高望重的开国大臣,继承了大宋皇位。对于赵匡胤的死,众说纷纭,但皆不能让吃瓜群众信服,人们纷纷猜测是赵光义“烛影斧声”杀害了他的哥哥赵匡胤窃国成功。与赵光义一同“叛变”的还有开国功臣赵普,正是赵普在赵光义窃国五年后提出了杜太后与赵匡胤有“金匮预盟”,承诺要将皇位兄终弟及传给赵光义,明眼人一看便知才乃补救赵光义继承皇位合法性的举措。

​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形象

赵光义窃国便罢,还骨肉相残、戕害亲人。赵光义继位后,非常害怕他的弟弟也要求赵光义按“金匮预盟”的规定传位给自己,就将四弟赵廷美借机贬谪、罢黜魏王封号,使其彻底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在此之前赵光义已采取一些手段使得赵匡胤仅存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死亡,宋太祖这一脉在无人能够与之竞争皇位。但幸好赵德昭和赵德芳均有子嗣,得意延绵。


​立志血靖康之耻的岳飞

后因“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掳走,宋太宗这一脉皇族除了宋高宗赵构幸运躲过一劫外,其他的宗室全部不幸被俘。但是宋高宗赵构丧失能力,早年所生一子三岁时被宫女碰翻火盆受惊吓而死,于是宋太宗这一脉绝后。可能是出于大宋王朝的稳定或是对于其祖先宋太宗赵光义窃国的愧疚,赵构选取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养在宫中,其中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德芳的六世孙赵昚被选为养子,后继承了宋高宗的皇位。于是,被赵光义窃国了186年经历了9位皇帝的大宋皇位才又重新回到了开国皇帝赵匡胤这一支。

​​如您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关注历史奇葩社】每天与你分享原创的历史趣事,欢迎关注,点赞,谢谢!​









本文作者:历史奇葩社(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