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中原——一鸣惊人的楚庄王野史趣闻
齐国称霸时,处在黄土高原东侧、山西一带的晋国也崛起了,这里当时可不是“大风从坡上刮过”,而是水土丰美。晋本来是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地,后来这地方因是三不管地带而慢慢坐大,还起了个炸天的名字“晋”(《周易》里的一个卦)。但此地距北方的狄人太近,所以也是边患不断。经过多年战斗晋不但没受损,反而战斗力爆表,越来越强。
到晋献公时,晋国已可以和齐媲美。可晋献公在一次欺负少数民族后得到了对方进贡的一个美女,生了个小儿子,非要立这人为继承人,结果杀了太子“申生”,而另外两个儿子夷吾、重耳也被吓跑了。最后小儿子在内斗中死掉,这下怎么办?
这时走投无路的夷吾去了秦国,而重耳去了外公所在的狄国,狄国也就是后来的中山国。秦国本是个暴发户,地位也不高,没法和这些大贵族们竞争,你们攘夷,我就去亲夷。秦地本来就全是西羌、犬戎,现在周天子就是个摆设,我凭啥不和人家搞好关系呢?
所以秦国不但没当成炮灰,还和犬戎结了亲,用华夏人的反间计不停戏耍自己的游牧同胞们,最后犬戎的地盘全成了秦国的不说,秦国的战斗力也大大提升。但这两下子还没法去中原显摆,毕竟自己资历太低,所以这时秦国国君秦穆公开始和晋国结亲,这也就是著名的秦晋之好。
夷吾跑到秦国,被姐夫秦穆公送回晋国当了国君。结果他回去后不知怎么就怕别人抢他的位子,非要把弟弟重耳杀掉。重耳心想我招谁惹谁了,就逃到了齐国。当时齐国随着齐桓公的死去也是乱七八糟,重耳没辙又跑到了楚国。
楚国很善待重耳,说你看我对你这么好,日后你怎么报答我啊?重耳十分客气地说,如果我当了国君,日后若有交战,我会退避三舍来报答你。楚王说拉倒吧,你都这样了还当国君呢,我就那么一说。
此时夷吾的儿子公子圉听说老爸病了,不过想想也是,这么提心吊胆能不病吗?赶紧从秦国跑回了晋国,结果回到晋国就翻脸不认人了。他害怕秦国哪天又送回来个国君,便直接和秦国断交了。秦穆公说我白把女儿嫁给你了,这不破坏两国友谊吗?你不是怕我送个国君回去吗?那我就偏给你送一个。于是,老得牙都掉了的重耳就被秦穆公连软带硬地送到了晋国。重耳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公认的“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一上台就和秦恢复了邦交关系,两国进入蜜月期。尤其是人家晋国是姓姬的,所以形同虚设的周天子非常支持晋国,直接钦点晋当霸主,希望削弱姜姓齐国的地位。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晋军战斗力十分彪悍,所以齐国也不敢动晋国。不久楚国又去蹂躏宋国了,晋国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心想你个蛮夷竟敢欺负公爵国,还把我这霸主放眼里吗?结果两国就干起来了。楚成王说你当年不是说退避三舍吗?晋文公没有食言,一退再退,楚国则是高兴地步步紧逼,正当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晋军冲上来就把楚国解决了。至此晋国名声大震,成了名副其实的霸主。而晋国的霸业并没有随晋文公的死而消散,而是一直存续了下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接下来一直被鄙视的南方大国楚国开始崛起了。对方退避三舍还被吊打的楚成王回国后独自好好发展去了,等他的孙子继位后,国家好像就更乱了。成王的孙子吕继位,吕,芈姓,熊氏,也就是后来的楚庄王。楚庄王上台后花天酒地,不理朝政,一连好几年都是这样,各种乐不思楚,还叮嘱谁劝谏就杀谁。最后大臣伍举实在看不下去了,不敢直接劝谏,就问庄王,大殿里有只“神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这是只什么鸟?庄王回复了句流传千古的话:“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其实楚庄王一直在韬光养晦。因为楚国内部的政治体系还没脱离贵族大家长的制度,十分混乱,是个非常有部落遗风的国家。贵族国相把持朝政,庄王也不敢进行改革。在这三年庄王慢慢发展自己的党羽,麻痹了国相和旧贵族,终于慢慢把权力抓到了自己手里,而后楚国开始向集权国家发展。楚庄王的命也非常好,正好晋国摊上了昏君晋灵公,最后这位还在内乱中丢了命,晋国算是跌到了谷底。当然,这场内乱虽然没有威胁到晋国的地位,但为后来的“三家分晋”奠定了势力格局。
庄王巩固大后方后,一路杀到了中原,不仅按照国际定律欺负了郑国,并且在邲之战中击败了晋国。但楚国也知道打赢晋国不大可能,就在黄河爽了一圈。庄王直接跑到周天子的洛邑耀武扬威,要知道整个诸侯国就楚最看不起天子,他们甚至不认为自己属于东周,当年楚国只是一个“子爵”,结果这群人硬是给自己改成了“王”。
庄王知道自己不能对周取而代之,但想羞臊一下周天子,他说:“我听说大禹当年铸鼎,说谁有这个鼎就可以当天子,这鼎多重?什么样啊?”周天子没辙,只能回答:“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庄王一看这群人都成这样了,抛下一句“楚国折钓之喙,足以为九鼎”扬长而去,这就是后来所谓的问鼎中原。楚国的霸业可不是“尊王攘夷”,而是我蛮夷也,你行你攘我啊!
在楚国称霸的时候,有很多中原的小国已经消失了,他们不是被晋吞并就是被楚吞并,这两个庞然大物加上边缘的几个大国,已经逐渐改变了碎成一团的天下。
但楚国的霸业随着庄王的死去也算是结束了,毕竟楚国内部从来就不缺贵族们钩心斗角。而晋国本身实力雄厚,很快就恢复了元气。随着晋国在楚国强盛时候的衰落,晋文公时代就有的历史遗留问题就更严重了。晋曾经大量诛杀姬姓公家,导致大夫得权,所以晋惠公之后晋的公家就更没权力了。晋国在智庄子、赵武(就那个赵氏孤儿)、韩起、魏舒等人的协力下不断吊打楚国,而这时候从来没被中原人注意的吴国竟然崛起了。
书名:《祖先》
作者:安森垚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本文作者:书香名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