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蛰伏三年,而后一飞冲天,问鼎中原!野史趣闻
论韬光养晦,恐怕没有人能比得上这么楚国的国君楚庄王了。他上位之后,整整三年,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而后突然一鸣惊人。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在等什么呢?
楚庄王的祖父就是野心勃勃的楚成王。楚成王期间与晋国发生了楚城濮之战,不过战争的结果以晋国大胜而结束。此后,晋国奠定了霸主的地位,而楚国退守南方,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楚庄王即位后,他所面对的楚国正处于动乱之中,各大家族作乱的作乱,叛国的叛国,更有甚者,还把楚庄王劫持当人质......
楚庄王没有办法,自知现在还没有把握肃清内部的反叛势利,于是他干脆撒手不管了,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但是,雄主就是雄主,楚庄王不仅雄才伟略,而且懂得审时度势,韬光养晦。他表面上不理朝政,但这都是装给别人看的,他“以静观动、以感辩奸”,心里早就拟好了小本本,将来哪些人要留用,哪些人要除掉。
楚庄王这戏演的够投入,几乎欺骗了所有人,大家都觉得他不是一个民主。可是,真正的伟人,凡人又怎么能轻易看的懂呢。在楚庄王即位的第二年,晋国突袭蔡国。蔡国一直是依附于楚国的附庸国,而且晋军竟在楚国的家门口揍蔡国,真是欺人太甚。然而,当蔡国向楚国求救时,楚庄王却对此视而不见。不久蔡国沦陷,蔡庄侯悲愤而亡,楚庄王依然在后宫载歌载舞。
楚庄王三年,楚国发生大饥荒,巴国、夷、越、庸国、麇国趁机作乱,甚至准备攻打楚国都城郢都,天灾人祸,楚国几乎崩溃。这位楚庄王可真是沉的住气,他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宫整日田猎饮酒,不理政务,朝中之事交由成嘉、斗般、斗椒等若敖氏一族代理,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有个叫伍举的人实在坐不下了,冒死进谏,向楚庄王讲了一个寓言:““楚国的山上,有一只大鸟,在山上待了三年,既不飞也不叫,这是只什么鸟?”庄王听了回答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回去吧,我知道了!”伍举听后吃了一惊,方知楚庄王心中有数,于是放心的走了。
然而,楚庄王并没有因此而振作起来,反而更加奢侈淫逸。又过了几个月,大夫苏从实在忍不住了,一见到楚庄王就大哭起来。楚庄王说:“先生,为什么事这么伤心呢?”苏从答道:“为自己将要死,楚国将要灭亡而伤心。”楚庄王吃惊地问道:“你怎么能死,楚国又怎么能灭亡呢?”苏从说:“我想劝告您,您听不进去,肯定要杀我;您整天观赏歌舞,不理朝政,楚国将要灭亡了?”楚庄王十分愤怒,说:“你想死吗?我早已说过,谁来劝谏,我便杀死谁。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愚蠢!”苏从答道:“我是傻,可您比我还傻。倘若您将我杀了,我死后将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若是再这样下去,楚国必亡。您就当了亡国之君,这不是比我还傻吗?言已至此,您要杀便杀吧!”楚庄王忽然站起来,动情地说:“大夫的话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说的办。”随即,他便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决定此后远离酒色,亲自处理朝政。
亲政后的楚庄王雷厉风行,大杀四方,重用了伍举和苏从,杀了几百个过去的官员,起用了几百个新的官员,励精图治,对楚国进行全面改革。很快,楚国上下精神振奋,当年灭庸国,次年打败宋国,再隔一年又讨伐少数民族,直打到洛阳,陈兵向周天子示威,要举鼎试试九鼎的轻重。就这样,楚庄王一鸣惊人,成为春秋第五个称霸的人。
楚庄王沉得住气 ,真是世所罕见,而且有远见,有计划,这是他成功的特质。很多人有干大事情的能力,却未必有楚庄王这样的忍耐力,所以楚庄王更胜一筹,是强者中的强者。
本文作者:大椿之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