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侣传》之问鼎中原的霸主野史趣闻

2018-10-30 16:30:51

《芈侣传》之荆楚芈姓的老底

原创连载,欢迎转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订阅头条号、微信公众号西土史话

作者:西土之人

《春秋五霸,尊王攘夷》之一鸣惊人楚庄王

(下)问鼎中原的霸主

楚庄王芈侣,即位之初,他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于锺鼓之间一副昏君模样。然多年之后,他问鼎中原,一鸣惊人,饮马黄河称霸春秋。今天就来宣传宣传这位霸主的光荣事迹。





先看文言:

再看详解:

楚庄一鸣,问鼎中原;

破陈降郑,成霸归宗。

楚庄王芈侣的故事要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讲起。《楚世家》里有这么个段子,说这个楚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还放出话来,“对我有意见的来一个砍一个”。伍举不怕死,入谏庄王。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锺鼓之间(男人的梦想)。伍举说:“大王呀,我看见一大鸟,蹲在山包上三年了,不飞不叫,你说这是啥鸟?”庄王明白伍举这是在骂自己。他笑着答道:“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几天后大夫苏从也冒死入谏,于是庄王“罢淫乐,听政,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悦。是岁灭庸。六年伐宋”,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

这些都是故事,事实有些残酷。从楚武王开始,楚国朝政长期把持在若敖氏手中。著名的子文、子玉都是若敖氏一族。《左传》记载楚庄王刚刚即位就发生了若敖氏火并。公子燮[xiè]与子仪在郢都作乱,挟持楚庄王逃亡商密,还好二子被诛,楚庄王才捡回一条命。一山不容二虎,九年,楚庄王被逼无奈与若敖氏撕破脸。双方战于皋浒,王师大胜,若敖氏被诛灭。至此楚庄王才算握牢了权柄。

关于楚庄王芈侣,还有“问鼎中原”这个成语必须讲讲。话说晋文公之孙晋灵公与权臣赵盾闹矛盾,导致强晋中衰,中原出现了权力真空。楚庄王抓住了这个北上的有利时机,他拉拢郑国,攻陈伐宋。公元前606年,上任第八年的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於周郊”。带着一票人马在周天子家门口耀武扬威。看着这帮土匪,天子周定王背后发凉,派王孙满去犒劳楚王打探虚实。期间楚庄王半开玩笑地问:“俺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不知道周天子家的九鼎有多大,多重?”王孙满听出了其中挑衅的意味,面对“文匪”楚庄王,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自觉理亏,况且自己还不具备取周天子而代之的实力,于是悻悻而归。

问鼎中原之后,楚庄王成了中原的常客,十六年伐陈,十七围郑。楚庄王的目的可不是折腾这些小国寻开心,而是要逼幕后大佬晋国出手。果然晋国出兵救郑,楚晋两雄在黄河之畔的邲展开了大决战。关键时刻晋军却在为统一思想而喋喋不休,楚庄王抓住时机先发制人。《左传》记载“楚师军于邲[bì],晋之馀师不能军”。邲之战楚国大胜晋国,楚庄王率领大军饮马黄河豪情万丈。此时楚庄王没有忘记楚人认祖归宗寻求身份认同的愿望。他“祀于河,作先君宫,告成事而还”,在黄河之滨建造了楚国宗庙,以荣归故里之事告慰先祖,向诸侯宣誓自己的中原霸主地位。

二十年,楚庄王围宋,封城五月,城中食尽。宋国人“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却不愿投降。楚庄王感叹:“君子哉!”于是遂罢兵而去。三年后庄王卒,春秋争霸赛迅速降温,中原进入了“弭兵”的短暂和平期。此后的楚国又经历了多代君王的经营,最终成为匹敌强秦的战国七雄之一。

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和楚庄王,他们是公认的春秋五霸。楚庄王谢幕后英雄时代是否就此结束?别急还有《夫差勾践,吴越争雄》

预知更多精彩历史故事,请订阅头条号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西土史话。

本文作者:西土史话(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