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凳”有什么特殊作用?三分钟带你认识一下古代的“春凳”!野史趣闻
从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来看,似乎这床尾凳充满着一种“色色”的味道。
没错,这种想法算不得龌龊。因为既然叫“春凳”,那自然和“春”这个字眼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再联系一下别的词语如“春梦了无痕”、“春宫图”等,似乎这“春凳”也不简单。接下来,笔者为您介绍一下,这有着神奇作用的“春凳”。
一、春凳的由来

在中国汉语词典中,春凳的意思为一种宽而且长的凳子,可坐、可卧。要说“春凳”最早的出处,则是在明朝时期的《西园杂记》一书中。书中写道:
四时之景,惟春为可乐……故人于此时,曰‘寻芳’,曰‘踏青’。‘登山临水,随意所之,皆所以涤荡鼓舞,用宣春机,以助阳回之意。故桌曰‘春台’,凳曰‘春凳’,肴馔之具曰‘春盘’,果菜之品曰‘春盛’。
书中不仅第一次出现“春凳”一词,而且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叫做春凳。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代表着生机和活力。因此人们喜欢在别的日常所用中冠以“春”字,如日常所用的板凳叫春凳,盛放美酒和食物的盘具称为“春盘”,桌子叫“春台”。
我们可以发现,春凳一词最早其实就是用来形容凳子的美称而已,并没有别的内涵。
二、春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是很大的。
如在《红楼梦》中所写,在贾宝玉被打以后,当时的“总管”王熙凤对着手下的小丫头们说:“你们还搀着走啊?都被打成这样了,还能走路吗?还不用春凳抬着走?”。可见春凳是可以当成娇子抬人走的。

古人的生活中,春凳一般被放置在卧室之中,床尾的位置。因为床周边有很多的小的物件,而且客人来了以后,是不能坐在床沿上的。那床尾有一个春凳,客人就可以坐在春凳上,算是一个可以坐下来休息的地方。
除此以外,春凳通常还出现在女儿的陪嫁物中。因为当时春凳大多是椿木做的,又被称为“椿凳”。等到结婚当天的时候,娘家人用“椿凳”抬着陪嫁物品,一路吹吹打打的送过去,既方便又有气派。
综合以上来看,春凳在古人的生活中,实在是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

三、“春凳”的色色
要说“春凳”真正被冠以“色色”的意思,则是出现在一些艳情小说之中。
如明朝时期的文学巨著《金瓶梅词话》中,就曾经多次在“关键场合”出现“春凳”一词。第八十二回中写道:
一面解褪衣裤,就在一张春凳上双凫飞肩,灵根半入,不胜绸缪。
春凳因为又宽又广,可做可卧的特性,实在是做那啥事的一个好的地方。
本文作者:奇点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