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七夕节野史趣闻
2018-10-30 15:30:34
七夕在传说中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流传到今天慢慢的变成了情人之间相互约会的日子。
在古代七夕又叫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中国古代妇女在七月七日夜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在这天有各种各样的活动。
穿针乞巧
这是古代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西京杂记》中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这意思是,汉朝的宫娥彩女常常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在缝制衣裳宫楼处比赛拿丝线穿各式各样的针孔,当时的人门纷纷效仿。
喜蛛应巧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意思是在七月七日这天大家捉蜘蛛放于小盒中,到了早上打开。以蛛网稀疏和浓密来分灵巧的人,浓密的为灵巧之人,疏着为一般。后来大家纷纷效仿。
投针验巧
这是明清时盛行的七夕节俗,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其实在古代七夕还有很多的的习俗,比如吃巧果,贺牛生日,晒书等。不过现在这些习俗慢慢的消失了或者弱化了,但是象征着忠贞爱情的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了下来。
本文作者:历史生活百态(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