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三杰”——孔相卿、杨志、杨国政野史趣闻

在钧瓷圈里,孔相卿、杨志、杨国政,这三个响当当的名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堪称“钧瓷三杰“。他们投身于钧瓷事业多年,在各自的创作之路上,经历过苦寒与艰辛、孤寂与质疑,这份热情没有退缩,历久弥新、风雨不改。而今,收获了显赫的名声和如山的荣誉之后,并未停滞,却是更加从容,不骄不躁。
孔相卿

孔相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陶玻协会副理事长,许昌市十大技术状元,孔家钧窑有限公司艺术总监、董事长。 孔相卿出身钧瓷世家,1978年参加工作,从事钧瓷艺术研究近30年,在钧瓷的釉色、工艺造型、烧成方式等方面均有重大技术突破。孔相卿经过研究、整理北宋钧瓷的传统工艺手法,论证釉色形成的理论依据,创立了当代钧瓷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并率先在钧瓷界带头推广、规范钧瓷的制作工艺,一改建国以来钧瓷制作笨拙、单一的局面,真正体现出宋钧的艺术美。

1963年出生的他,感染了神垕古镇浓浓钧艺氛围。父亲孔铁山,是国营禹县瓷厂的实验室主任,受他的影响,小时候的孔相卿就是一个爱玩泥巴,对造型和釉色有超人异赋。凭着天资聪颖和踏实肯干,让他一步步走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行列,成为钧瓷界数一数二的标杆,成就了孔家钧窑的辉煌与荣耀。

2012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乾元鼎》
孔相卿作品:
《丰尊》
《伟人尊》
《国泰鼎》
《小口瓶》
《国色天香》
《四海升平》
《祥龙瓶》
《如意尊》
《佛光普照》
《鼎盛华夏》
《珠联璧合》
《共赢尊》
《坤元鼎》
《乾元鼎》
《祥和尊》
多次入选国礼
荣获国家大奖
或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并连续九届主持创作了中国
——东盟博览会国礼

四海升平(联合国总部收藏)

伟人尊

观音

福海瓶

罗汉碗

盘口瓶

梅瓶

马上好运

圆满如意瓶

玉壶春

荷口胆瓶

喜洋洋

福寿壶
获奖作品:
1、1993年“宋官窑青瓷”项目通过省技术鉴定,次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开发的“一窑三瓷”项目,次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并相继开发出汝瓷、定瓷、耀州瓷、天目系列、铁绣花系列。
2、1999年荣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作品“千禧宝鼎”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
3、2000年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做专访,作钧瓷艺术鉴赏与市场分析指导;
4、2001年在国家经贸委、中宣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暨技术创新成果展览会”,获先进个人,孔家钧窑获先进单位;
5、2002年3月,由孔相卿主创的“孔家钧窑”被河南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授于“河南名牌”称号,这是河南省工艺美术界和钧瓷界唯一获此荣誉的品牌;12月荣获“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6、2003年7月,孔相卿获“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7、2004年9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选用孔家钧瓷,赠送给葡萄牙议会议长汗马托尔;
8、2005年5月,获得“许昌市十大技术状元”称号;9月2日,孔相卿创意制作的“和平宝鼎”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9月26日,孔相卿创作的钧瓷《伟人尊》被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开启了纪念堂收藏先例。
杨志

杨志,1947年生于神垕,1989年,创建起杨志钧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杨志大师,在钧瓷行业摸爬滚打50余年,从一个10来岁的懵懂少年(草根)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研磨钧瓷材料到钻研造型和釉色,这样的华丽转变(逆袭)与他脚踏实地的付出分不开。秉承卢广东老先生的传世技艺,大器晚成的他,创作出了一件又一件炙手可热的佳品。

小蝌蚪找妈妈

长寿瓶
釉面细腻、光滑透亮,造型精美。雅致中吐露佛意,细微处显见真谛。

佛尊

龙耳钵

排鼓尊

三足炉

兽耳尊
获奖作品:
1、1973年创新钧瓷死环耳饰为活环耳饰;
2、1975年创新金属模种代替石膏模种;
3、1984年研制的翠玉釉荣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施翠玉釉制作的《秀玉瓶》已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被定为一级文物;同年作品《象耳尊》获河南省二轻厅设计一等奖;《象耳尊》,《焚香炉》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
4、1988年受中国科技馆特邀,在该馆进行手拉坯技艺现场表演;
5、1989年在《中国陶瓷》发表《略谈钧瓷兴衰与其发展》论文;
6、1991年与日本代表团进行学术交流现场表演手拉坯技艺;1991年作品《三足炉》获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创作精品大奖;
7、2001年钧瓷鸡心碗,将军瓶等八件作品荣获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真品暨防品展珍品奖;
8、2004年《大角羊》等三件作品荣获首届中国钧瓷精品展评会珍品奖;
9、2005年作品《三足炉》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10、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杨国政

杨国政,1953年出生于禹州市神垕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双鹤瓶
他从事钧瓷研制40年,潜心研究探索宋钧制作技术,不断学习吸收当代考古界、理论研究界成果,反复试验,及时总结经验,使自己的作品品质逐步具备宋钧神韵,是一个恢复传世宋钧制作工艺的实践派。在造型上,他的手拉坯器型和传世宋钧最为相近;在釉色上,他的蓝、红色彩和传世宋钧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在烧窑上,他是神垕被公认为首屈一指的“一把火”。制作钧瓷的各种才能如此全面地集中在他身上,才使在当代恢复传世宋钧的难题中有了历史性突破。

出戟尊
高中毕业之后,主动选择自己喜欢钧瓷行业,走进神垕镇东风瓷厂做一名普通的“烧火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对钧瓷烧制火候的把握甚是独到,誉为钧瓷“一把火”。由王安庭教授设计、杨国政负责烧制的钧瓷“双鹤瓶”,在1977年全国首届工艺美术展评比中一举夺魁,被评为钧窑的代表作,刊登在1978年《人民画报》第11期上,于1985年12月被农牧渔业部评为乡镇企业优质产品。

弦纹钵
他配制的矿物质钧釉在高温下恣肆流动,烧成的产品温润清丽,淡而不寡,色重不媚,蓝而不俗,红而不妖,有湖蓝之静美,有红枫之秋韵。把钧瓷形体与色彩融为一体,使钧瓷本身特有的自然生态美呈现于当今社会。

鼔钉洗
钧瓷的烧制技艺,难以量化和精准控制,靠的就是多年的烧制经验和对钧瓷釉的熟知与揣摩,从细微处体会钧瓷窑变。杨国政做到了这一点,在恢复传世宋钧釉色方面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获奖作品:
1、1982年、1984年制作的作品《长豹线枕》、《孔雀瓶》在省旅游产品评比中获优秀奖。
2、1984年作品《双鹤瓶》获农、牧、渔业部级金奖;
3、2005年,在河南省钧瓷文化宣传周展评会上被聘为专家评委,参展的作品《钧瓷罗汉钵》、《天蓝红斑双系罐》、《玫瑰紫鱼缸》等5件作品获得钧瓷珍品奖。
4、2006年,,作品《红斑双系罐》在第三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中国民间精品展中荣获银奖。作品《月白釉窑变红斑双系罐》荣获首届“超越杯”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作与设计大奖赛银奖。同年,被河南省中国钧瓷文化节技术能手拉坯与雕塑大赛聘为专家评委,参展的钧瓷作品《古币洗》、《三足炉》、《罗汉钵》荣获珍品奖,《古币钵》、《折边碗》、《菏口洗》获精品奖,《钧魂尊》获旅游产品银奖。
5、2007年,作品《四系罐》被评为陶瓷艺术设计类金奖。同年,在中国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双沿洗》荣获金奖。
6、2008年9月,第五届禹州市中国钧瓷文化节钧瓷作品展评中《罗汉钵》、《菏口洗》获金奖,生产的钧瓷作品畅销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7、2009年11月,第六届禹州(中国)钧瓷文化旅游节钧瓷作品展评中,《三足炉》、《双系罐》、《玄纹尊》、《笔筒》的等五件作品获珍品奖。《菏口碗》、《鸡心碗》等七件作品获精品奖。
8、2010年7月,在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举办的钧瓷文化台湾行钧瓷作品展评会上,2件作品荣获金奖,4件作品荣获银奖,8件作品荣获珍品奖。
9、2010年7月5日,杨国政钧瓷作品《三足炉》和《吉祥尊》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10、2010年9月,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上,1件作品荣获金奖。
11、2010年10月,在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与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质量评审委员会举办的“2010年•河南省艺术陶瓷作品展评会”上,3件作品荣获金奖。
12、2010年10月,作品《吉祥尊》在上海世博会河南馆展出。
13、2010年11月,作品《钟式尊》在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主办的“中原之星陶瓷设计艺术与创新大赛”中荣获金奖。
14、2010年12月,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举办的“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1件作品荣获金奖。
15、2011年5月,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与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举办的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中,1件作品荣获银奖。
16、2012年11月1日,杨国政被国务院的八部委及行业协会联合授予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17、2013年5月,杨国政钧瓷作品《三足炉》,经数字化处理存入芯片,伴飞“神舟十号”圆梦天宫。
18、2013年5月17日,深圳市工美文化创意研究院聘请杨国政担任高级研究员。
19、2014年3月,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授予杨国政钧窑为“中国钧瓷名窑”称号。

本文作者:河南陶视(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