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为什么秦孝公上五百年都为公,秦惠文君却开始称王?野史趣闻

2018-10-24 20:30:53

这几天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那是有点火。小编写篇秦国为什么强大的文,为让大家记住战国七雄,就随口说“喊赵薇出演齐秦”,结果评论中被歪楼:“赵薇喊齐秦验楚”。你说,这楼歪的,让小编情何以堪。

哎,长叹一口气,小编继续八卦。话说大秦帝国,从秦孝公开始上溯近500年,20多个国君都是以秦某公,秦某公为称呼。这里首先要说的就是秦襄公,明朝冯梦龙的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犬戎主大闹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就是说的他和其它诸侯一起击败犬戎,迎立周平王的事。周平王登基后封他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这时,秦国才成为真正的诸侯国,才有齐国、郑国、晋国一样的地位。此时,大秦帝国才真正算是国,才为日后强大打下基础。

秦襄公后,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秦穆公了。为什么比较熟悉他呢?哈哈,中国不是有个成语吗?秦晋之好。秦晋之好说的就是秦穆公为巴结当时的晋国迎娶晋国国君大女儿为妻的事。秦晋之好不清楚,那你小时候总听过,秦穆公五张羊皮换百里奚的故事吧。虽然秦穆公让秦国强大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遗憾的是他死后殉葬的人居然达到177人,跟随着他建功立业的人才也随他而去。以致秦国在整个春秋时代都没有过什么大的发展。

百里奚喂牛图

在秦襄公、秦穆公闪烁的光环照耀下,二百年后,秦国终于迎来秦孝公。此时的秦国,可谓风雨飘摇。魏国侵占秦国河西地区多年,一直未能收回。而秦国地处偏远之地,又不来参加各诸侯的盟会,其它六国都是把秦国当作狄戎一样对待。秦孝公想改变现状,面对此景于是在国内颁布求贤令,招纳贤人,以恢复霸业为己任。这时身在魏国的商鞅听到秦国的求贤令,就带着法家代表人物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秦孝公见商鞅后,甚是喜欢,和商鞅一连聊了几天几夜。而后,传说中城门立木,商鞅变法的故事就上演了,秦国愈加强大。

城门立木

秦孝公去世,19岁的秦惠文君继位。秦国经过商鞅两次变法后已十分强大。他当太子时,因为违法致师傅受到惩罚,他一看到商鞅就十分不爽,恰逢秦国贵族编织商鞅谋反的罪名,而他又想除去商鞅巩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他就借此机会逮捕商鞅,把商鞅车裂处死。权利巩固之后,他又派兵打败甘肃的魏军,收回魏国侵占他们的河西之地,并乘胜追击魏军一连打下魏国上郡15个县,纳为己有,为统一六国铺好道路。

经过秦孝公、秦惠文君的努力,在公元前325年,32岁秦惠文君终于和战国七雄中其它六国一样把“公”去掉,自行改称“王”。从此,秦朝的国君都以“王”相称至始皇帝止。

本文作者:民工札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