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74》长平之战野史趣闻
秦王听说赵括已经上任为大将,便暗中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王为副将,下令军中:“谁敢泄露白起为上将军的消息,格杀勿论!”亲王偷偷的甩出了杀手锏,战神白起。
赵括到了赵军中,全部推翻原来的规定,调换军官,下令出兵攻击秦军。
白起佯装战败退走,预先布置下两支奇兵准备截击。赵括乘胜追击,直达秦军营垒,秦军坚守,无法攻克。
这时,秦军一支二万五千人的奇兵已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堵截住赵军返回营垒的通道,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断绝。
武安君白起便下令精锐轻军前去袭击,赵军迎战失利,只好坚筑营垒等待救兵。
秦王听说赵军运粮通道已经切断,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百姓全部调往长平,阻断赵国救兵及运粮。秦王也是玩了命了。
齐国、楚国援救赵国。赵军缺乏粮食,向齐国请求接济,齐王不给。周子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一道屏障,就像牙齿外面的嘴唇,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灾祸就会降临齐国、楚国。援救赵国这件事,应该像捧着漏瓦罐去浇烧焦了的铁锅那样,刻不容缓。何况援救赵国是高尚的道义;抵抗秦军,是显示威名的好事。必须主持正义援救亡国,显示兵威击退强秦。不致力于此事反而爱惜粮食,这样为国家决策是个大错!”齐王仍是不听。这一段挺有意思,齐国灭亡时,连一个像样的战斗都没有。
九月,赵军已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都在内部暗中残杀,互相吞吃。借用柏杨的话,人间惨事。
赵括穷急,便下令进攻秦军营垒,想派出四支队伍,轮番进攻,到第五次,仍无法突围。
赵括亲自率领精兵上前肉搏,被秦兵射死。
赵军于是全线崩溃,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
白起说:“当初秦军已攻克上党,上党百姓却不愿归秦而去投奔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会有后乱。”
于是使用奸计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放出二百四十个年岁小的回到赵国,前后共杀死四十五万人,赵国大为震惊。
本文作者:开心读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