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坑杀”之谜野史趣闻
2018-10-24 16:36:42
《史记》记载,战国末期的秦赵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战,战争的结果是赵国失败,40万降卒被秦军“坑杀”,从多种古籍对这事的记载看,这不应该是虚构的,应该是历史的真实事件。有人认为“40万”系“14万”之误,但学界多取40万之说。这次“坑杀”一直被理解为:活埋。因为这样,长平之战就更血腥了。但细究此事,活埋之说,却极不合理。
战争中,只要条件允许,不管是哪一方的死者,都是要埋的,除去道德之外,主要是防止瘟疫。而活埋则又是一回事,活埋多数并不是挖个大坑将人埋进去完事,而是将人埋入土中,却把头露在外面。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活埋都是最麻烦的处死方式。
40万人知道自己即将被活埋,知道必死,动上拳脚,操起石头、树枝,没个十万八万人是难以抵挡的。再说了,将40万个大活人活埋了,光土方就不得了,况且是置之死地的40万战士,不加绑缚是很难埋的,而要绑上40万,谈何容易?大将军白起为嘛要做这样的傻事?
从大规模的“坑杀”看,长平之战是“挟诈而尽阬杀之”。
长平之战“坑杀”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欺骗的手段杀害。
白起说:“上党民不乐秦而归赵,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这被杀的40万人中,应该包括大量的上党百姓。
因为是用了损招,“坑杀”对军事家白起心里压力极大,白起临死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如果只是一般的杀降,白起是不会心中有愧的,他是愧在“诈”上。
由此可见,长平之战“坑杀”不是活埋了40万人。
本文作者:伊人素素(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