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是怎么避暑的?野史趣闻
从前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古人到了夏天是只能肉身硬抗,还是有些骚操作?
本人查了查,发现其实是我想多了。
人家有钱。
避暑方法之一:
像我们朱门酒肉臭的白居易同志,夏天就过得贼惬意。
因为能住得起靠海别墅。
那会儿老白是杭州刺史,夏天就跑到江边小楼登高吹风,于是每天推门,都是海天东望夕茫茫,星河一道水中央。
这还没完,还要盛情邀请他的穷逼朋友们。
说不如你们也来玩啊,比你家的茅舍要凉快多啦。
朋友们:……

白居易
有钱人各有各的避暑方式,穷逼其实也能讲究方式方法。
最简单的,是一位叫王令的诗人。
避暑方法之二:
他的方法很简单,就自我催眠,中二一波。说昆仑有雪,蓬莱清爽,我呢本来随随便便就能去避暑,但我想了想,不能带着天下人一起去浪,那就算了吧。
王令:像我这样心怀天下的人,就跟天下人一起热着吧
所以其实这个法子并没有什么卵用
真正有用的法子至少有两种,一种以杨万里为代表,简而言之,叫心静自然凉。

王令
避暑方法之三:
南方的夏天,晚上跟白天一样热,杨万里热的实在受不了了,推门走在明月下,开始闭目凝神,听院落外的虫鸣。
慢慢的,竟然还能察觉到一丝凉意。
老杨很得意,写诗说:时有微凉不是风。
当然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你想想,大热的晚上你站出去,听着满树的蝉在滋儿哇,竟然还能静下心来……
不存在的。

杨万里
放到如今还能有用的方法,大概就只有李太白了。
避暑方法之四:
当然我们说到李太白,就会明白这个避暑的方法不同寻常
首先你要找一座山,然后你把衣服脱掉,羽扇轻摇,薄酒漫饮,你猜凉不凉快?
李白: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很魏晋,很不羁,李太白不愧是李太白,这个法子至今都很好用,谁来学习一下?

避暑方法之五:
提到了李白,那就提一下杜甫吧。
杜甫作为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对烈日灼灼的处理,只有一种。
硬抗。
而且想到所有百姓都是硬抗,老杜这心就阵阵的揪痛。
不是所有人都有杨万里的心态,不是所有人都像王令白居易不愁吃喝,更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李太白。
更多的人,是要为生计奔波的。
顶着烈日,也要下地干活,顶着烈日,上司一道命令下来,就要穿着厚重的盔甲,奔驰在沙漠里,戈壁上,任汗水流遍全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老杜还能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但更多的人连澡都洗不上,只能互相看着对方。

古人的避暑方法有很多,但都不是属于百姓的。
古人的避寒方法也有很多,同样不是属于百姓的。
那个时代,每年都有冻死的人,中暑的人,成千上万,随便一场天灾,就能断了一个家庭一个村落的命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夏日炎炎似火烧,烧的都是你我,看不到秋凉之日,挣扎在黎明之前。
古往今来,百姓都命如草芥;古往今来,百姓都命硬如铁。
作者:房昊曰天 来源/微博
想做网站推广又苦于无门?在这里找我们来帮你!
本文作者:启研软件(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