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杨贵妃野史趣闻

白居易的一部《长恨歌》从古唱到今,那美丽而结局悲惨的大美人杨贵妃一千多年来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尽管经历了那么悠久漫长时间的考验,至今还是熠熠闪亮,尤其是白居易在诗的末尾部分大胆出奇的想象,更是给逝去的美人插上了翱翔天宇的翅膀,不因岁月的积淀而失去其光彩照人的风采,反而以更有冲击力的影响力走进当今人们的视野!
白居易的巨大成功,充分彰显了文学作品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因为文学作品而不朽的历史人物是文学家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史,诗歌的顶峰还在于盛唐时期,光白居易就占了半壁江山,他的叙事诗最为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而脍炙人口,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国界的限制,远及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华人聚居的地区,白居易的诗代表着中国文化的高度,在某种意义上还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价值,所以,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问题是牵扯到杨贵妃,白居易的想象成分不仅让后人们无限遐想,而且把这种美丽的遐想更广范围的传播开去。普通大众的心理,还是希望美好的东西永恒存在,不忍心看着美好的事物消亡,杨贵妃就是最好的样板,文学的渲染功能在她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正是爱情女神的光环遮盖了一切,让这个本身或许很平凡的女人一下子出类拔萃到不可测度的高度,这是诗人的功劳,也是造化的弄巧。
其实,如果按照后来中国人的价值标准来衡量的话,杨玉环或许美丽,但绝对不值得如此吹捧,甚至还要打上耻辱的标签,这样说一点都不过分。中国历史到了宋代以后,尤其是南宋以后,理学的兴起以后,封建道德观的高度凝练,尤其是把女人的贞节二字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 ,这种情况到了明清两代愈演愈烈。看看安徽省至今还遍布城市乡间的贞节牌坊就可以略知一二。按照传统的观念来说,杨玉环诚然是不贞也不节,背叛自己的丈夫不说,还和自己的公公成就了一段传奇的爱情,既不贞节也不符合人伦天理,这样的女人怎么能被拔升到爱情女神的高度呢?这是历史的一个玩笑,或许还是诗人们原本在于讥讽而被广大的读者误读而产生的一朵奇葩。
不管怎么说,美好的传说总是能满足一般大众的审美心理的,文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愉悦人的心灵,《长恨歌》达到如此的效果就完成了文学家的使命,至于作品的传播与深度的再造都不是诗人白居易所能逆料和把控得了。好事的人们不仅不断地添油加醋,而且不怕风大扇了舌头,把故事越演绎越离谱,不仅在中国的范围之内,而且大大的超出了国界,把诗人的想象力更加的发扬光大!
很久以来就听说过各种的版本,说杨贵妃并没有死于马嵬坡,而是暂时晕厥过去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唐明皇的大队人马早已去的远了,追赶是来不及了。就有神秘的人物出现了,指点杨贵妃通过一条神秘的“生命通道”逃到了东瀛日本,在一个小渔村里安顿下来,直至老死异乡,当地人还煞有介事的给她修了坟墓,立了碑塑了像,据见过这尊“杨贵妃菩萨”雕像的著名作家叶广芩说,不能接受日本版的杨贵妃,这个杨贵妃并不胖,确实很美丽,穿着唐式的女性服装,大抹胸,性感妖娆,还画着两撇卷曲的小胡子 ,日本人把杨贵妃敬若神明的同时也在糟蹋咱们的女神。
据叶广芩先生讲,她为能亲眼看一看这尊塑像而费了不少的口舌,说了无数的好话,最后还是以杨贵妃家乡古长安的来访者的身份打动了小庙的住持而得以观瞻了大美人的塑像。这座不起眼的寺庙在日本据说相当的神圣,埋葬着历代天皇的骨灰,不知不扣的皇家寺院,一般人想进去看看也不可能。咱们的杨贵妃就安息在这里?!朝夕陪伴的居然是日本天皇的灵魂,这罪可就大发了,不贞不洁之外,还得加上背叛祖国,甘心事敌的汉奸卖国贼的罪名!这让杨贵妃如何担得起,九泉之下如何瞑目!又让日夜思念她的唐明皇情何以堪!
然而故事并没有完,也说到了可怜兮兮的唐明皇李隆基,这个失去皇位被软禁起来的老皇帝,凄凉的晚年就是靠无尽的思念打发日子的,辉煌前半生的太上皇,如今识尽人间“愁滋味”,风流成性的老皇帝该为自己当年的风流韵事买单了!早在避难四川的时候,为了想念自己的爱妃,多才多艺的李隆基还创作了一首雨霖铃的词,后来成为了有名的词牌,继承他风流衣钵的是南宋的大词人柳永,这个花间柳巷成名的风流草皇帝,同样拥有三千名妓的庞大粉丝团队,他的雨霖铃更是脍炙人口,成为经久不衰的爱情绝唱!
不晓得李隆基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获知了杨贵妃的下落,年老多病的老皇帝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万里迢迢漂洋过海去日本相会爱妃,只好托人带了两尊菩萨塑像送到日本,日本人如获至宝,将之立在杨贵妃的塑像前,称为二尊者,代替年老的皇帝陪伴自己的爱妃,三弄两弄,连杨玉环也成了女身男相的菩萨了!
从长安到日本何止是万里迢迢,中间还横亘着汪洋大海,万顷波涛,除非神仙帮忙,杨贵妃和李隆基的这种交流活动绝无可能!但,日本人不管这些,好东西都属于自己,来者不拒!日本不仅有杨贵妃的故里,还有墓和纪念的小庙、塑像。据说这尊塑像还是亲眼见过杨贵妃的人根据真人的形象而塑造的,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真实不虚!只不过日本人可不像唐朝人喜欢肥胖的美女,故而小小不然的让杨贵妃瘦了瘦身,变成了合乎日本人审美情趣的标准美人!
杨贵妃怎么逃到日本去了呢?传说的版本很多,有一个说法就是好心的人把尚未苏醒杨贵妃放在一条既没有橹也没有桨的木船上顺水漂流,这一漂就不得了,从汉江漂到长江,从长江漂洋过海,顺顺当当一直漂到了日本!略知陕西地理的人都知道,杨玉环出事的兴平马嵬坡附近是黄土高原,唯一的河流就是渭河,从渭河漂进的只能是黄河,黄河的入海口在山东,即便漂到了海边,怎么就能漂过万里海波,除非神仙帮忙,人是绝无可能的。大和尚鉴真东渡的时候,前六次都遭遇大风浪而乘船翻覆,九死一生,第七次才东渡成功,杨贵妃怎么那么运气好,没有橹没有桨没有帆的三无产品居然一次成功,毫发无损的顺利抵达!看来这样的传说太离谱,根本经不起推敲!
但,还是有人煞有介事的进行考证,就连杨贵妃翻越秦岭走的哪条路都考证清了,结论是傥骆古道,这条曾经的入蜀古道距离出事的马嵬坡并不远,从周至的傥骆古道进山,到陕南后进入汉江,然后顺流而下,飘飘荡荡直达日本。多么美妙而奇幻!一个养尊处优的弱女子,居然有此等神通,怪不得修过道成了仙呢!可既然成了仙或有仙人相助,马嵬坡的惨剧就完全可以避免,而不必远涉万里波涛,受无穷的辛苦,纯粹是多此一举!
凡此种种,说不胜说,反正日本人热爱咱的杨贵妃,万里迢迢把杨玉环弄过去陪伴他们的天皇,也不能就说是罪恶滔天!杨贵妃这种女人到日本也是适得其所,再好不过了!近些年来,日韩等国和咱们争夺老祖宗,几乎成了潮流,让国人哭笑不得。小鬼子们的心理出了问题,不计较也罢。比如争杨玉环,给了就给了,反正不是啥正宗的好东西!如果争白居易、李白,那就另当别论,非得誓死捍卫不可!好祖宗绝对不能丢,如李、白、这样的好祖宗,丢不起,对不起国人,对不起历史,对不起子孙万代!
不管怎么说,杨贵妃是一个绝对有趣的话题,茶余饭后大家解解闷磨磨牙,还是一桩挺不错的消遣,至于种种的故事传说,姑妄听之,以佐谈资,增添兴味,不必当真,不必急恼!
一壶清茶煮古今,万千遗事入话来。
淡淡青烟绕蓬庐,闲话说他亿万年。
本文作者:手机用户95420583025(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