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狗屎运,害死岳飞的宋高宗赵构是凭什么当上皇帝的?野史趣闻

2018-10-23 19:07:09

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的母弟。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之后,俘虏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宗室北还,时赵构于相州(今河南安阳)奉宋钦宗诏书,起兵勤王,任河北兵马大元帅,后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是为宋高宗,并改元建炎,成为宋朝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第二次南北朝”时期。

宋高宗赵构共计在位35年,期间面对金兵多次南下,其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籍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中兴四将之力,得以与金国对峙并存。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赵构禅位于南宋孝宗赵眘,安稳地当上了太上皇。淳熙十四年(1187年)病逝,时年80岁,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

宋高宗赵构历来为人所不耻,被评价为逃跑皇帝。赵构称帝后,屡次向金国摇尾乞怜,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6记载,面对金兵搜山检海捉赵构的危亡局面,赵构竟给金国大将完颜宗弼写下《乞哀书》,称“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此所以鳃鳃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已”。可见赵构毫无恢复之志,而且胆小如鼠、贪生怕死,实乃羞煞其太祖英武之灵也。那么如此拙略不堪的赵构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

据元脱脱等《宋史》卷24记载,赵构生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宣和三年(1121年)进封为康王。作为宋徽宗的第九子,而且其母韦贤妃也并不受宋徽宗所宠爱,在正常情况下,他是与帝位无缘的。之所以能赵构能当上皇帝,纯属运气之使然。据《三朝北盟会编》卷30记载,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在灭亡辽国后,金国大将完颜宗望随即举兵南下,围困北宋东京汴梁。时金人要求宋钦宗派亲王和宰臣到金营议和(充当人质),上(钦宗)召诸王曰:“谁肯为朕行?”康王(赵构)越次而进请行。将行,密奏于上曰:“朝廷若有便宜,无以一亲王为念。”于是康王赵构和宰相张邦昌被送到金营充当人质。

此时的赵构表现的还像是条汉子。康王(赵构)留金营,与金国太子(完颜宗望)同射,连发三矢皆中,连珠不断。金人谓将官良家子,似非亲王,岂有亲王精于骑射如此?有次宋军偷袭金营,金人见责,张邦昌恐惧涕泣,而赵构不为动,完颜宗望异之,于是乃遣归,更请肃王(赵枢,宋徽宗第五子)为质。如果此时金人不放赵构回去换肃王来当人质,那么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赵构以必死之心入虎狼之穴,而终得免于死,岂非运气使然?随后,可能金人也觉得赵构非比寻常,后悔放其回去,就说让赵构再次出使金营议和,赵构行至磁州(今河北磁县),磁州守将宗泽说:“肃王去不返,金兵已迫,复去何益?请留磁。”金人第二次围困汴京之时,赵构以磁州不可留,遂至相州。后受钦宗之旨,尽起河北兵勤王,为河北兵马大元帅。

此后汴京城破、二帝蒙尘,北宋灭亡。金人退师之后,留下张邦昌作为傀儡皇帝,改国号为楚。张邦昌不敢窃居大位,有意尽快让位于赵氏子孙,而此时宋徽宗一脉已被金人一网打尽,就遣人找到漏网之鱼赵构,欲让赵构来延续宋之社稷。当时群臣也劝其早登帝位,兴复社稷。后来张邦昌也来到相州,伏地恸哭请死,赵构慰抚之,并登坛受命,改元建炎,是为南宋高宗。

后世评价说,赵构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其之畏女真也,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直不可谓有生人之气矣。

本文作者:穆若雍熙(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