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为何不称帝?他和皇太极之死有关系吗?野史趣闻

2018-09-12 18:00:22

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当时十四岁,虽然子因母贵,位居天命年间的八大贝勒,但毕竟是个少年,而当时八大贝勒中的四大贝勒都已是身经百战位高权重在后金政权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政坛和军界巨人。

在多尔衮和皇太极之间,一直有着许多传闻,如多尔衮生母即努尔哈赤的大妃是被皇太极假传遗嘱害死的,皇太极的爱妃庄妃与多尔衮有染啊等等等等。所以一些人便认为皇太极和多尔衮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不可调和的。有关遗嘱一事,本书在前面已有论述,这里不再重复,至于多尔衮和庄妃有染,纯粹是空穴来风,无史实为凭,无需论述。我们在这里仅就多尔衮与皇太极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驾崩,皇室中争夺皇位的行动都在秘密进行,争夺最激烈的就是多尔衮与皇太极。先帝在位时,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深受其宠,她自然也有让多尔衮称帝的想法。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从年龄与实力来讲,多尔衮与皇太极都相差甚远,后来阿巴亥被迫殉葬,多尔衮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形下,多尔衮完全可以把皇太极当作最大的敌人,但是多尔衮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要想活命,以后为母亲伸冤以及自己有所作为,现在就必须委屈求全,尽心尽力辅佐皇太极,得到皇太极的信任。皇太极能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除了心狠手辣,自然也有过人的胆识和能力,在防备的同时,他也重用多尔衮,把他视为自己的左右手,也化解了多尔衮心中的一部分怨恨。(皇太极死后为了大清的团结和安定,多尔衮也没有和豪格正面争夺皇位,这都是和皇太极的心计分不开的。)

皇太极在18岁的时候就开始跟褚英争,幸好二哥代善没想过争。在建国初期皇太极屡立战功,能排除满汉偏见重用范文程等。等多尔衮长大的时候,他已经是权场老手,在努尔哈赤晚年,他就慢慢掌权了。多尔衮只是当初的那个皇太极,还有他知道父亲喜欢十五皇子,在父亲死后,就立即以父皇宠幸为由让多尔衮母亲陪葬,顺利夺回皇位,后面为了管理后宫,娶了科尔沁祝另外两大大美女,其中一个就是孝庄太后,多尔衮的情人。他死后都是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权利较量。

皇太极死后,此时的多尔衮已有众多的支持者,他也被皇室公认为最有才能的人。多尔衮做皇帝的美梦现在又死灰复燃,多尔衮为了摸清各大臣的态度,就去询问索尼对皇位继承的意见,不料索尼一点也不给多尔衮面子,直接说:“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多尔衮碰了一鼻子灰走了。

多尔衮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争夺这个皇位。并且他还面临着一个强大的对手----豪格。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凭借父亲的余荫加上多年来的南征北战,豪格也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些条件都是他继承皇位的极有利条件。多尔衮与豪格一直关系都不是很好,如果豪格做皇帝,多尔衮肯定不愿意,如果多尔衮做皇帝豪格也不会答应。两方互不相让,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方。对于谁主动用武力解决都是一步险棋。多尔衮看局面僵持不下,就提议让皇太极之子福临即位,这样一提连豪格也没有话说了,所以此时多尔衮也没有称帝。多尔衮在辅佐福临的时候,虽然以“周公”自居,但实际的做法和真正的周公都相差十万八千里。他重用宗室、擅权执政、暗箱操作等等都表明多尔衮的野心一直都在。

太极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此事关系重大,是清入关前重要历史背景之一,不可不作说明。说皇太极是被多尔衮或多尔衮与庄妃合谋害死的,纯系胡说,毫无历史根据,根本不值一论。《清史稿〈太宗本纪〉》是这样记载皇太极的逝世的:“庚午,上御崇政殿。是夕,亥时,无疾崩,年五十二,在位十七年。”如果按这段话所记“无病崩”,那就是说皇太极在没有什么病的情况下,突然死了。事实果真如此吗?现在看,胖人易患的大多是心血管病,估计皇太极是因高血压造成中风,以至脑内出血或心肌梗塞突然死亡,而绝不是什么端坐于清宁宫炕上无疾而终。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两点:其一,多尔衮一直存在称帝的美梦,但是权衡利弊,而没有盲目行动。其二,多尔衮在称帝美梦破灭的情况下,才自封“周公”,寻找心理安慰罢了。我们这里仅对多尔衮在称帝方面的事进行探讨,中肯的说,多尔衮对大清的统一仍然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文作者:诸葛说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