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间传承剧种——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藁城北周卦乱弹》野史趣闻

2018-09-09 10:00:17

曾几何时,在石家庄周边的农村舞台上,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间剧种,其高扬激荡的“吼”腔和华丽的伴奏旋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走村串巷,在这片土地上空盘旋了200余年。《走马荐诸葛》、《岳飞传》、《刘海砍樵》……一出出堂皇富丽的戏剧,让成千上万人见识了善与恶,辨明了忠和奸。这个剧种就是乱弹。

如今,乱弹这一稀有的民间剧种已不见当年盛况,日渐衰落,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只有藁城市北周卦村的艺人们,仍在执著地坚守着这一艺术珍品。

张小梅是藁城市北周卦日新乱弹剧团的团长

“现在还有多少戏能演,有三四十出吗?”文化局的同志问。“可没有那么多了。”张小梅苦笑一声,“也就剩下十来出了。”说着,她掏出一张名片递过来,名片背面写着可演的剧目:《煤山》、《长寿山》、《大刀王怀女》等。张小梅说。

一“吼”流传二百年

据《石家庄地区戏曲资料汇编》载,乱弹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传入河北,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了,当时藁城、赞皇、高邑、元氏等县都有乱弹艺人。

说起“乱弹”这个名字,不仅外行人不解,连张小梅等唱了几十年乱弹的老艺人,都说不清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字。“乱弹和京剧、评剧一样,都是一种戏曲形式。”张小梅说,到外地演出的时候,总有人以为他们是“瞎弹乱唱”,演出开始后,很多人都纳闷:“这不是唱得好好的吗,一点儿也不乱呀!”

也曾引来阵阵掌声

藁城市民俗文化协会副主席樊更喜介绍说,如今在石家庄,北周卦村的乱弹剧团是硕果仅存的一个。

乱弹戏的基本框架与其他戏曲并没有明显的不同,行当亦分为生、旦、净、末、丑,服装和道具与其他曲种类似,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独特的唱腔。乱弹的男女声腔均为真声咬字而假声拖腔,十分强调力度。特别是旦角唱腔,都是“咦”出来的,除了音调比较高外,假声时常带“吼”出的喉音,慷慨激越,听起来酣畅淋漓,这是乱弹的重要特征之一。

激扬清越的唱腔

“乱弹剧目不下200出,全部以帝王将相为主角,没有其他剧目,一唱起来就是整本大套的系列演出,情节曲折,场面宏大,就像播放电视剧一样,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樊更喜说。

200多年来,一代代乱弹艺人植根于大众民间,活跃在街头乡野,用华丽流畅的旋律、精致俏丽的表演、激扬清越的唱腔褒斥忠奸,为庄稼人带来难得的精神食粮。

当年高台唱大戏

张小梅16岁开始跟随村里的戏坊班主学戏,一年后成了多面手,花旦、青衣、刀马旦样样拿手,成了剧团的顶梁柱。

“那时候太红火了!”说起50多年前的情景,张小梅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解放前藁城市有好几个乱弹剧团,几乎所有的庙会,都可以看到乱弹艺人的身影。张小梅所在的剧团最多时有40多人,每年正月里出门,到了麦收才能回家。“当时我们不光在藁城,还到栾城、晋州、赵县等地演出。”

演出照

解放后,当时的藁城县以北周卦乱弹艺人为骨干,组建了县乱弹剧团,此后又改名为“日新乱弹剧团”。乱弹这门古老的艺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让这些老艺人们印象最深的,要数藁城的大小庙会。“当时逢庙必唱乱弹。”张小梅说,当年他们在庙会上搭高台,唱大戏,方圆十里八村的村民们都拉家带口,男女老幼举家前来听戏,台下人挨人、人挤人,热闹非凡。“我们这是大戏,一唱就是四五个钟头,经常是连唱好几天。”乱弹艺人齐英志说。

现在给人钱都没人学

当年风光无限的乱弹艺术,如今却遭遇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张小梅介绍说,剧团一度被解散,改革开放后重建,名字还叫“日新”,当时剧团的演出还很受群众欢迎。

但好景不长,近几年,剧团的演出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是演员也越来越少了。“五六年前一年还演100来场,今年只演了几十个小场。”张小梅说,很多演员都离开了剧团另谋发展,现在剧团只有20多人了。

演出照

现在组织一场演出太难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得跑好几趟上门求人,才能凑齐人马。”聂宝金说,“现在剧团的演出都是我们这些60岁以上的老人在张罗,我怕我们这一茬人下去之后,没人张罗,乱弹会真的灭绝了。”

剧团后继无人是最让老艺人们操心的。为了找人继承衣钵,张小梅等人想过一个办法:谁来学一天,给谁一元钱,尽管如此,仍然来者寥寥,难以传承。说起这些,老艺人们愁眉紧锁,一筹莫展。

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周卦乱弹这一民间稀有剧种,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相关部门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逐渐开展对它的保护。“乱弹戏是石家庄市独特、独有的传统文化项目,保存这个剧种是对时代审美个性的挽留,政府部门应该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樊更喜表示。

2007年6月底,北周卦乱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为了解决北周卦乱弹200多年来没有曲谱、唱词等文字记录,全以口传手教为传艺手段的状况,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计划,尽快对部分剧目演出进行录像,记录唱词、曲谱等,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流传下去。

“现在只要一有演出,我们这些老人都会上台。不求挣钱,只求别人还记得乱弹。”张小梅动情地说,“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把这个宝贝传下去。”

传承国粹,让老一辈的东西留存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国人的文化遗产,别断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

希望更多人能够联系上藁城北周卦乱弹,或者是学艺,或者是义演,或者是扶持。让我们老一辈的东西长久留存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一下转发也许会给咱们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更多希望。我们渴望希望,希望“乱弹”(戏种)。

本文作者:国际庄的80后小愤青(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