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杨坚取代北周一统天下,北周鲜卑人会把汉人鲜卑化吗?野史趣闻

2018-09-09 07:00:32

南北朝时期北魏这个统一北方的政权分裂成西魏和东魏,后来北周代西魏,北齐代东魏。民族融合发正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事实上在北魏时期,鲜卑人就已经开始汉化了。就从北魏开始说起。
​西晋灭亡后以后,鲜卑族的拓跋氏统一北方,建立北魏,他们很重视对汉文化的学习。

北魏孝文帝汉化的功劳最大,他由汉族冯太后抚养,本身就对汉族文化比较亲近,再加上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汉化就势在必行。为了汉化,他迁都洛阳(文化发达),尊孔子,改汉姓,皇姓拓拔氏改为元氏,很多朋友搞不清楚当时的历史和人物关系,就是因为改了姓。禁胡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后来宇文泰和高欢分别拥立元宝炬和元善见为帝,是为西魏和东魏,北魏灭亡分为两国。再后来高欢之子高洋废帝自立,七年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也行此事。自此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

北周就是隋帝国的前身,那就说西魏北周一支。西魏北周同是一脉,宇文氏掌权。西魏的实际掌舵者宇文泰尊好儒学,他摒弃了鲜卑的落后习俗,在长安建立国子学用以培养儒家人才,同时恢复农耕采用均田制,有很高的汉人农业帝国的色彩。可见宇文氏依然继承了北魏汉化的传统(虽然鲜卑贵族还是有优越性,但汉化还是很明显的,汉化也是维护其统治的关键因素,汉人鲜卑化必然激起民族矛盾和民变)。
​因此,即使杨坚没有取代北周,北周鲜卑人也不能把中国全盘的汉化,鲜卑人还要学习汉文化。因此无论是出自对先进汉文化的敬仰,还是为了维护其统治,都要尊重汉族的文化特点。倒施逆行,只能换来政权的灭亡。

本文作者:大眼大世界(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