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行去投靠荆州刘表,刘表为何把他们安置在了新野野史趣闻

2018-09-09 06:30:30

刘表、字景升,是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与刘备一样都是汉景帝的后代,也属于东汉皇室远枝宗亲。与刘备自幼织席贩履不同,刘表在年轻时候就名列“八顾”,属于士林楷模。因为名气太盛,大将军何进将刘表招入幕府装点门面,任为大将军掾。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地兴兵讨董。长沙太守孙坚攻杀荆州刺史王睿,刘表成为继任者。彼时天下大乱,荆州地方也非一方净土:孙坚在连杀南阳太守张咨和荆州刺史王睿之后,一时间道路以目、成为众矢之的。(其中南阳太守张咨也是讨董诸侯中的一员)孙坚见犯了众怒无奈之下只好投靠了袁术。荆州北面的南阳也成了袁术控制之地;吴郡人苏代则自称长沙郡太守,贝羽则自命为华容县长,各自“阻兵作乱”。

刘表手中的除了一张官方颁布的任命书之外,一无所有。刘表在荆州立足能否只能靠自己。朝廷的诏旨在这种非常时期,效用如如厕纸仿佛。面对困难重重,年轻气盛的刘表没有气馁。智勇双全,艺高人胆大的他单枪匹马前往荆州赴任。

如何使自己的任命书从一张纸变为实职,刘表颇动了一番脑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最终,刘表决定先到宜城(南郡地方)拜访地方实力派,寻求他们的帮助,这样做可以事半功倍。在宜城他请来荆州名士蒯良、蒯越、蔡瑁等人商议对策。蒯氏、蔡氏皆是荆州地方豪强,在地方影响力巨大。刘表在江湖间久享盛名,更与蒯越与旧谊。(二人曾应何进召,共入大将军府为吏)刘表想要在荆州站稳脚跟,就得寻求地方豪强的支持;地方豪强想要保护既得利益,就必须要在荆州地方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无疑,一个相对稳定的荆州是符合各方利益之事。双方一拍即合,立刻就行动起来:由刘表出面,蒯越派人前往各方请客。赶来赴宴的“宗贼至者十五人,皆斩之而袭取其众”。逃过一劫的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襄阳”,蒯越身入虎穴亲往游说,“江南遂悉平”。在蔡瑁、蒯越等人的鼎力相助之下,刘表很快平定江南,坐拥“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之地和带甲十余万。

对刘表治理荆州的政绩,史书也不吝溢美之词。载为“劝穑务农,以田以渔,稌粟红腐,年谷丰伙。江湖之中,无劫掠之寇,沅湘之间,无攘窃之民… 邻邦怀慕,交、扬、益州,尽遣驿使,冠盖相望。下民有康哉之歌,群后有归功之绪。”

就在北方生民深陷水火的时候,荆州地方一枝独秀保持了相对稳定。有人说汉末群雄中,刘表是个忠于汉室没有野心的人,此说大谬。刘表并非没有野心,他只是比其他人更有隐蔽性而已。

荆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刘表拥有着足以左右时局的庞大势力。襄阳(今湖北襄樊)处于中原与南方的交通要冲,荆州又居长江中游,往北则可以进取中原,西可以略定巴蜀,往东则对江东有顺流而下的地理优势。荆州,正是用武之地,兵家必争之所。随着实力的增加,刘表也渐生不臣之心,从此“不供职贡,郊祀天地,居处服用,僭拟乘舆焉”。

从单枪匹马至荆州履新至建安六年,刘表已经在荆州平稳地度过了十余年。习惯了安逸生活的他,人到中年之后无复当年之勇,面对中原混战千载难逢的良机他不是图谋发展,而是只想着在乱世中割据一方。

树欲静而风不止,荆州不可能成为乱世中的一方净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刘表先是与公孙瓒联盟,后又与强势崛起的袁绍结成了战略同盟。随着时间推移优胜劣汰,中原地区袁绍与曹操的最终对决形势越来越明显。面对时局,刘表仍然决定坐观成败,而他的手下多数却劝他旗帜鲜明的支持曹操。刘表虽然没有主动去攻击曹操,但让他举十万之众投靠曹操他又心有不甘。

袁绍与曹操相比可谓占尽优势,但官渡之战遭遇惨败,消息传来,引起荆州地方官场震荡。刘表开始在心里反思自己一直以来实施的“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老主意是否正确。这时候刘备兵败率众来投,怀着复杂的心情,刘表亲自“郊迎”了这位同是汉室远枝的刘豫州。“以上宾礼待之”,小心翼翼将刘备的流亡政府安置于新野。

与陶谦的心思一样,刘表将刘备安排在荆州最北边的新野地区,正是要刘备做荆州的人肉盾牌。

参考书目:《三国演义》《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

本文作者:唐风宋月(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