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天下名士多避难荆州,却为何无人被刘表重用野史趣闻

2018-09-08 22:00:39

1

荆州位于长江南北两岸,有八郡之广,背靠中原,南向江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刘表鲜少参与战事,使得荆州免于战乱,由此成为谋士与文人的避难之地,众多声名远扬的士人隐居于此,可谓人才荟萃。

刘表虽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时机,却无称霸天下之野心,只求自保,因此“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的情形时时发生。

2

这不禁让有抱负之士寒心,所以众多闻名于世的谋士虽隐居荆州,却并不为刘表所用,心怀大志而谋略出众的有志之士不得不让人叹息,舞台辽阔,英雄却无用武之地。

荆州名士看清这样的形势,只有稳稳当当做个隐者。但是,理想的火花并没有熄灭。他们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能让他们实现抱负的明主。

刘备的到来,让他们眼前一亮,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刘备是一颗闪亮的明星,到哪里都能成为焦点,领导者的魅力一览无余。

3

韬光养晦的日子该结束了,素有名望的徐庶伺机而动,首先迈出了第一步,奔向了刘备。徐庶断定他日后必成大事。事实证明,徐庶的选择是正确的。

徐庶自动送上门,这让刘备喜不胜收,礼遇待之自是不用说,更是委以重任,授予军师一职。徐庶初来乍到,就被如此信任,不免心中感恩,以效犬马之劳。

徐庶本是豫州颍川人,在荆州扎根以后,徐庶结识了此地的司马徽、庞德公,诸葛亮、庞统等人。

4

司马徽有经邦济世之才,却只潜心于讲学,若是有人让他品评时人,他总是以“好好好”相敷衍,人送“好好先生”。

庞德公对司马徽十分看重,将自己的侄子庞统送往司马徽处求学,庞统与司马徽二人相见甚欢,十分投机。

司马徽见庞统淳朴诚恳,德才兼备,是个难得的奇才,司马徽称其为“江南第一名士”,可谓南州冠冕,后来,庞统果真成为一员声名远扬的谋士。

5

司马徽才学横溢,又颇具威望,自然被刘备看在眼里,痒在心里。此时的刘备正求贤若渴,若是能将如此有威望之人纳于旗下,自然会有众多追随者。

尽管明了司马徽的心思,刘备还是亲自前往司马徽住处拜访,问天下大事,毫无悬念,刘备被非常坚决地拒绝了:“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刘备见司马徽如此坚决,也不再强求,便问“伏龙凤雏”所谓何人,“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司马徽也不多语,此话一出,便关门送客。

6

诸葛亮曾求学于司马徽,乃是司马徽的学生。诸葛亮与庞德公关系更是不一般,除了师生关系外,还结成姻亲。

司马徽见诸葛亮志向高远,非常赏识,将其与庞统并称为伏龙凤雏。

徐庶入荆州以后,闻司马徽大名,也拜其为师,与庞统、诸葛亮成为同门师兄弟。徐庶与诸葛亮相见恨晚,二人甚是聊得来,来往日益频繁,成为至交。

7

徐庶见刘备确是可以效劳的明主,便向刘备极力推荐诸葛亮,刘备便毫不踟蹰前去拜访,便有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细说起来,徐庶才应该是刘备军中最有价值的谋士,因为他不但自己满腹经纶,还能够去选择对主公真正有帮助的人。刘备才能因缘际会地得到他后来最为重要的谋士诸葛亮,为蜀国的江山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作者:忆城千年行(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