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科举人物之大明奇才解缙野史趣闻
点右上角关注,订阅吉安事儿,知晓吉安大小事
解 缙(1369—1415)字大绅,吉水县人。明洪武二十年乡试第一,二十一年登第三甲第十名进士,选庶吉士,升御史,召为翰林待诏,擢侍讲,入阁预机务,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谪广西参政,后遇害。
1.《明史》卷一百四十七《解缙传》
2.明焦竑《献征录》卷十二《学士解公缙传》
3.[ 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十二《选举四·进士》
4.[ 光绪]《江西通志》卷二十五《选举表六·明进士一》
5.[ 万历]《吉安府志》卷六《选举表三·进士》
6.[ 光绪]《吉安府志》卷二十一《选举志·进士》,卷二十六《人物志·大臣·解缙传》
解缙年少颖异,很受朱元璋爱重,常侍奉皇帝左右。一日,在大庖西室,太祖对他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缙即日上洋洋万言的《大庖西封事》,剀切陈词。不久,又献上《太平十策》。因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出言不逊,尚书沈潜极为恼怒,上疏诬告他。太祖也责解缙“冗散自恣”,改任他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韩国公李善长已因罪处死,解缙代郎中王国用起草奏疏为他辩冤。又代御史夏长文起草《论袁泰奸黠状》,历陈都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贤良。袁泰因此受到降职处分,对解缙怀恨在心。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召解缙父亲解开进京,对他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学,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解缙随父回乡,在家闭门著述,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病逝,解缙进京吊丧。当时惠帝临朝,听信袁泰谗言,以违反先皇遗诏,所有人就地吊唁,不得进京,降罪解缙,将他贬为河州卫吏。建文四年(1402),因礼部侍郎董伦举荐,被召回京,授翰林待诏。
永乐元年(1403)升为翰林侍读,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一起在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不久,迁翰林侍读学士,奉命担任《太祖实录》和《列女传》总裁。永乐二年皇太子立,升解缙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成祖召见解缙等人说“尔七人朝夕左右,朕嘉尔勤慎”,又说“慎初易,保终难,愿共勉焉!”这年春天,《文献大成》初步编成。成祖阅后,觉得内容不够宏广,要求扩大纂修规模,仍由解缙主持。
解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亲自主持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这是解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永乐三年,解缙推荐太子少师姚广孝为监修,召朝臣、宿儒计2169人为编修,开始编撰《永乐大典》。永乐七年成书,经、史、子、集、工技、医学、农艺、算术、天文等类,无不具备,分为22877卷,加凡例、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为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百科全书。
成祖召解缙入宫,磋商确立太子事宜。并令他撰写立储诏书,确立长子高炽为太子,次子高煦为汉王,以告天下。汉王自认为有战功,又深得成祖宠爱,常存夺嫡之心。解缙上奏说:“是启争也,不可!”成祖震怒,斥责解缙道:“离骨肉,恩礼寝衰。”永乐四年(1406),淇国公邱福将朝廷机密“传达廷外”,汉王却嫁祸解缙“泄禁中语”。五年,解缙被诬廷试阅卷不公,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后改任交趾(今越南)布政司参议。八年,因私自拜见太子,并上疏非议朝廷迁都耗资巨大,再次激怒成祖,诏令逮捕入狱,且株连多人。
永乐十三年(1415)冬,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成祖看到解缙姓名,问:解缙还没死吗?纪纲回诏狱后,假意置酒祝贺,将解缙灌醉,让他冻死雪中。死后家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皆充军辽东。二十二年,仁宗高炽即位,下诏赦回解缙的妻儿宗族。
正统元年(1436)八月,赦还所抄家产。成化元年(1465)为解缙平反昭雪,恢复官职,赠朝议大夫,谥“文毅”。现存著作有《解文毅公集》16卷、《春雨集》1卷及《古今烈女传》3卷。
本文作者:吉安事儿(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