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之死另有真凶?凶手究竟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野史趣闻

2018-09-07 18:30:22

谜一样的存在!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莎士比亚?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被尊称为“俄国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之父”,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然而这么一个伟大的诗人,却是死在一场决斗当中,而杀死他的对手竟是一个庸俗不堪的法国流亡者。如果没有这场决斗,这位屌丝必将不会被人们所知;但他是沾了大诗人的光,让人们记住了这个普通的名字——丹特士。

俄国肖像画家Orest Kiprensky画的普希金肖像 (1827)

诗人死了,给我们留下遗憾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无尽的疑惑:他为什么要和丹特士决斗?诗人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到底是谁希望诗人去死?人们普遍认为,普希金的死与三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丹特士、普希金的妻子娜塔丽娅和沙皇尼古拉一世,其中娜塔丽娅起着关键作用。

圣彼得堡社交界著名的美人,被誉为“圣彼得堡的天鹅”娜塔丽娅的画像,Ivan Makarov(1849)

娜塔丽娅在一次舞会上邂逅了诗人普希金。普希金被其超然绝伦的美貌和高雅气质而深深地打动和倾倒了,便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当时诗人声望如日中天、又是贵族出身的普希金身边不乏众多的仰慕者,但当时的普希金一心只有娜塔丽娅。两人终于在1831年2月18日在尼基茨基门的教堂里举行了婚礼。婚礼当晚普希金手中的蜡烛忽然熄灭,让普希金一惊,仿佛预告了他不幸的将来。

普希金在感情方面成熟的很早,天生是一个情种,普希金像,Alexander Vereinov(1956)

沙皇尼古拉一世在俄国统治期间正好是普希金文学创作的高峰期,普希金的诗歌小说宣扬的是自由民主,当时的俄国还是农奴制国家(尼古拉一世推进农奴制改革),并且普希金还同情十二月党人起义,这必定引起沙皇的强烈不满。先将普希金流放,又迫于诗人影响力巨大,只能将其召回并册封他为御前侍卫,企图以此笼络诗人。但普希金很快觉察到沙皇的两面手法,继续写作歌唱自由反对暴政。沙皇恼羞成怒,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处死诗人,于是乎利用丹特士去引诱娜塔丽娅,并促使他们进行决斗以除去普希金。

弗朗茨·克吕格画尼古拉一世画像 沙皇从未真正信任过普希金,有很大可能沙皇是这场决斗的幕后操纵者

还有个更惊人原因:沙皇觊觎普希金妻子的美貌。普希金身为侍卫,使得诗人整天盘桓在宫廷中,娜塔丽娅的美貌令其在当时的俄国宫廷中受到欢迎,因此普希金夫妇成为宫廷活动中的常客。沙皇是个好色之徒,于是寻找种种借口和娜塔丽娅接近,处在丈夫地位的普希金,自然成为上流社会的笑柄。普希金警惕妻子的行为,不让沙皇得逞。而沙皇既然有了这种卑鄙的念头,又加上普希金在政治上不驯服,于是就设计杀害诗人。

为了尊严和名誉,普希金倒在了决斗场上,因伤势过重,一代诗豪不治身亡,时年37岁。俄罗斯人为诗人的悲惨流泪

据说,在普希金和丹特士决斗之前,有人将这件事报告了沙皇,要求沙皇下令阻止这场决斗,因为只有皇帝的命令才能取消这种西方贵族式的决斗。沙皇口头上痛快的答应了,但暗地里却告诉送信人错误的地址,等使者赶到事发地时,诗人已经倒在血泊之中。

19世纪欧洲制造的手枪,在私人决斗中,它常常被用到。

丹特士是一名法国流亡保皇党人,他同普希金一家认识之后,便疯狂爱上他的夫人娜塔丽娅,两人经常相约共舞。后来普希金接到侮辱他的匿名信,信里笑他是乌龟,顿时普希金成为上流社会的笑柄。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忍无可忍,为了名誉,他与丹特士进行决斗,结果腹部受了重伤,两天后去世,当时的报纸刊载:“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殒落了”。

普希金的创作是一条诗歌与散文的辽阔的光辉夺目的洪流

19世纪的俄国贵族中偷情现象相当普遍,娜塔丽娅的红杏出墙让诗人近乎于绝望。情与欲的火花,爱与恨的交织,生与死的考验,使诗人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决斗,用生命来对那个时代发出呼吁之声,宣泄自己的愤懑。


谜一样的存在!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莎士比亚?

“硬汉”海明威自杀难道真的是另有隐情?

本文作者:一祎妈妈(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