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墓里的随葬品野史趣闻

2018-09-07 15:30:36

慈禧陵的重修工程历时十三年,在建筑材料的贵重、工艺的精湛、装饰的奢华等方面方面均居于清朝皇后陵寝的首位。即使是与清朝皇陵相比,某些皇陵也要比她逊色很多。

慈禧不仅使她的陵寝建筑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且她的随葬品之奢华也令人瞪目结舌,叹为观止。慈禧的随葬品分为两部分:

生前置放于墓中金井里的珍宝与下葬时的随葬珍品。

据清宫档案《大行太皇太后升遐纪事档》记载,慈禧生前先后向金井中放了六批珍宝。

第一批放于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当时慈禧陵尚未正式竣工。放入金井的有:金枣花扁镯一对、绿玉福寿多三配件一件。

第二批放于光绪十二年三月十二日,有:红碧弘镶子母绿警子一件、红碧弘长寿字佩一件。

第三批放于光绪十六年间二月十九日,有:正珠手串一盘、黄碧弘葡萄鼠佩一件、红碧瞥葫芦蝠佩一件、绿玉佛手瞥子一件、红碧弘双喜佩一件。

第四批放于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有:白玉灵芝天然小如意一柄、白玉透雕夔龙天干地支转心璧一件、红碧弘一件。

慈禧死前十天,即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放入珍宝有:金镶万寿执壶二件、金镶珠石无疆执壶一件、金镶真石玉杯金盘二份、金镶珠杯盘二份、分雕通玉如意一对。

三天以后,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慈禧又命人将下列珍宝送入金井:金佛一尊镶嵌各种珍珠二百六十九颗、玉佛一尊、正珠念珠二盘、雕珊瑚圆寿字念珠二盘、珊瑚念珠一盘、玉寿星一尊。

慈禧下葬时随葬的珍宝究竟有多少?他的心腹太监李莲英亲自参加了慈禧棺中葬宝的仪式。据他和侄子所著的《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共厚一尺。头部上首为翠荷叶;脚下置粉红碧玺莲花。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卵,价值一千万两白银。身旁放金、宝石、玉、翠雕佛爷二十七尊。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二百多枚。身左放玉石莲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树。另外,玉石骏马八尊,玉石十八罗汉,共计七百多件。安葬完毕,又倒入四升珍珠,宝石二千二百块填棺。

而按“内务府簿册”载,险入棺中珠宝玉器有:正珠、东珠、红碧、绿玉、珊瑚寿字、珊瑚喜字、珊瑚雕嫡虎、龙眼菩提等朝珠;大正珠、正珠、东珠、红碧、绿玉、珊瑚圆寿字等念珠;绿玉兜兜练;正珠挂纽;金镶正珠、金镶各色真石珠、金镶珠石、金镶各色真石、白钻石葫芦;金镶红碧正珠、金镶藤、镀金点翠穿珠珊瑚龙头、白玉镶各色真石福寿、绿玉镯;正珠、东珠、金镶正珠龙头等软镯;绿玉、茶晶、白玉皮、玛瑙等烟壶;洋金镶白钻石、洋金镶珠带别针等小表;洋金镶白钻石宝桃式大蚌珠、白玉鱼蚌珠、白玉羚羊等别子;白玉透雕活环葫芦、绿玉透雕活环、珊瑚鱼等佩;汉玉路、汉玉仙人、汉玉洗器;白玉猫、黄玉杵、汉玉针、汉玉羚羊、雕绿玉扳指;蓝宝石、红碧、紫宝石、祖母绿、茄珠、大小正珠、绿玉、蚌珠、绿玉镶红碧亚等抱头莲;珊瑚绿玉金镶红白钻石等蝙蝠;金镶红白钻石蜻蜓;金镶白钻蜂;红碧、绿玉穿珠菊花;金镶各色珠石万代福寿;金镶钻石等冠口;金翠珠玉等佛手簪;绿玉、珊瑚、红蓝宝石、红白钻石、祖母绿等馏;黄宝石、钻石、红碧、白钻石、大正珠等帽花。

以上哪一个记载更加真实可信,今天我们已很难确认。由于在她死后十九年,她的“万年吉地”被军阀孙殿英炸开,不但尸骨尽遭暴露、羞辱,随葬的奇珍异宝也被洗劫一空。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佛爷”,只留下孤独的荒冢任后人评说。

本文作者:钰见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