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两次出手打宋子文 并说宋子文 “不学无术,败坏国是”野史趣闻
蒋介石在大陆掌权二十多年,宋子文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财政。两人的矛盾,多次也都是因为钱。
蒋介石大势已去,准备去台湾时两人有段非常经典的对话。蒋介石对宋子文说:“你为党国做了许多事,我都记得。”宋子文则说:“你打了我几次,我也记得。”
早在1931年5月的时候,国民党出现了南京与广州两个政府。“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10月27日至11月7日在上海召开的和平统一会议上,宁粤双方达成一项妥协性协议:宁粤双方分别召开国民党“四大”,而后在南京召开四届一中全会,改组南京政府实现宁粤统一。但粤方坚持蒋介石下野,才去南京。在此情况下,蒋介石于12月15日通电下野,辞去国民政府主席等职,5日之后,宋子文于12月20日向国民政府呈请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及财政部长等职。12月28日,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决议:孙科为行政院院长,陈铭枢为副院长。12月30日,改组行政各部,财政部长由黄海梁代理。但只过了一个月,孙科和黄海梁就先后下台了。
1932年1月30日,南京政府命宋子文为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不久之后,蒋介石又重新上台,共进共退,友谊看上去还不错。
蒋介石第一次出手打宋子文
1932年2月12日,宋子文兼任中央银行总裁。当时日军正大举进攻上海,淞沪抗战也随之爆发。宋子文多次在上海金融、实业界人士中斡旋,焦头烂额的为十九路军筹措急需的军费,并调税警团协同十九路军抗击日军。
“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认为共产党是比日军更危险的敌人。从这一点上来说,蒋介石对共产党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他忽略了不抗日可能会丢掉的民心。
淞沪会战刚刚平息,蒋介石就四处筹备军费,并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进行“剿共”。可宋子文在此事上,对蒋介石的意见很大。宋子文力主抗日,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收复满洲,保卫华北。
6月3日,宋和蒋的争论达到顶点。这时,蒋介石将驻在上海的十九路军调赴福建。原来,他担心这支已成为抗日象征的军队会威胁他的权力,所以希望它在福建同共产党的作战中毁灭掉。宋子文反对调动十九路军。1932年6月4日,宋子文和十九路军指挥陈铭枢相继辞职留居上海。
三天后,蒋介石、汪精卫及其他国民党要员在南京会商,决计复电慰留,劝其“以国家大局为重,继续负责维持”。宋子文却是一再辞职,不愿妥协。无奈之下,汪精卫亲自跑到上海挽留,宋子文才同意打消辞意。
宋子文走了,但是蒋介石“剿匪”的心思却一直都没断。而且连续四次,都没能有实在的进展。蒋介石怎么都不死心,第五次“围剿”也很快就筹划展开了。这时,蒋介石把宋子文唤到行辕,向宋摊牌:“我要进行第五次‘围剿’,方案已定,命令已发。希望你这个财政部长配合,每五天要拿出166万元军费。你说怎么样?”“我作为财政部长,实在拿不出那么多的经费。”宋子文再三解释。“南京政府到底是谁的天下?谁在当家?你懂吗!”蒋介石一甩袖子,“你不要干涉太多!”“我不怕丢乌纱帽!我是对你负责,对党国负责!”宋子文也扔下帽子,拍起桌子。“就是你对‘剿共’不积极,不提供所需经费,否则‘剿共’早就胜利了!”蒋介石寸步不让。“噢!你是总指挥,战争没打胜,倒怪到我头上来了,真是岂有此理!”宋子文据理相争。
蒋介石“剿共”不顺,是他最大的痛处。宋子文揭蒋介石的这块伤疤,那真是往伤口上撒盐。一怒之下,竟然给了宋子文大舅子两记响亮的耳光。为此,宋子文辞去了财政部长,孔祥熙接了职。
蒋介石二打宋子文
第二次,就到了1944年元月了。
新年刚过,元月5日,蒋宋家族一家在一起开会,宋美龄、宋霭龄、孔祥熙和宋子文全都在。在会上,蒋介石婉转地表示,希望宋子文把在美国租借物资的管理权交出来,以避免丑闻的流传。
一听这话,宋子文不干了,大声问道:“丑闻,什么丑闻?”
蒋介石回答:“你出去打听一下。整个南京上下,对你在美国的行为议论太多了,我也是出于维护你的威信着想,子文兄,并不是我信不过你,完全是为了证明你的清白,这样做大家都好。”
宋子文问:“交给谁?”
蒋介石停了一下,说:“从关系上讲,是不是由财政部管理更顺一些。”
宋子文立即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一大堆材料,证明由孔祥熙的财政部管理的美国对华救济联合会的捐款,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蒋介石问他:“子文兄,你讲讲,财政经济问题究竟怎样处理才行?根本原因是什么?”
宋回答:“造成经济混乱的根本原因是机构太多,而又没有一个机构具备解决所有经济问题的权力。政出多门,必然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我可以辞去外交部长之职,请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监督其它机构。”
宋子文如此说,话外音很清楚,就是不肯丢掉财政大权。但这正好与蒋介石的想法相悖。
所以蒋介石说:“成立这样一个机构,势必打乱现行的政府机构,从根本上讲,它不符合宪法。”
一听这话,宋子文就说了一段极其精彩的话:“宪法?宪法是什么?是一个橡皮制成的图章,是一个任人奸淫的下等妓女。在我们整个南京政府,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还不是你随意几个想法,随便几句话吗?你蒋委员长大权在手,我在美国为你出了多少力?可你怀疑我、派人去调查我,哼,我和你那些部下是不一样的!”
蒋介石见宋子文如此放肆,说出如此不像样的话,随手抓起一只茶杯就扔向宋子文。宋子文躲闪不及,茶杯打在了额头之上鲜血直流。这就是蒋家的“茶杯风波”。
蒋介石对宋子文一直都有成见。直至1947年的时候,“黄金风潮”爆发,国民政府的外汇储备丧失大半,十亿美元外汇储备仅剩三亿多,蒋介石认为错都在宋子文。并在日记中责骂宋子文“不学无术,败坏国是”。
本文作者:刘欣(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