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爱翡翠野史趣闻
翡翠在清朝深受皇室权贵的喜爱,身价尊贵。然而,与金银玉石数千年的“走红”历史相比,翡翠算是珠宝界的“新晋网红”。乾隆时期的纪晓岚在其八卦“长贴”《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在其年幼之时,翡翠尚不以玉视之,只是强名为玉。也就是说,在纪晓岚小时候,翡翠还没有被人当作“珠宝”。
翡翠“走红”始自清朝中期。那时,乾隆帝对缅甸两次用兵,使其臣服于大清,成为外藩,随后,清朝开始从缅甸大量进口翡翠原石。乾隆皇帝逐渐喜欢上了翡翠,他的扳指很多是由翡翠制作的。

(翠镶金里扳指,清)
不过,尽管有乾隆皇帝的“加持”,但真正把翡翠推上珠宝界“扛把子”位置的是慈禧太后。慈禧对翡翠的喜爱是超越任何人的,可谓史上钟爱翡翠第一人。
作为翡翠的“重度痴迷粉”,在慈禧居住的长春宫里随处可见各种翡翠玉器用品。饮茶用的是翡翠盖碗儿,用膳用的是翡翠玉筷。头发上插的是翡翠簪子,手指上戴的是翡翠戒指。

(金镶翠戒指,清)
慈禧还凭借手中权力,要求地方官员进贡上好的翡翠。粤海关于同治十三年四月送造办处咨文中称:“绿玉本出缅甸,白玉亦非粤东所产。今年各省开港通商,客贩四散分销,非近出售者稀少,来源也少,惟有竭力访寻,恐难依期办足。”光绪时期,淮安关监督文桂接到造办处交办,绿玉竹节式手镯三对、绿玉双喜字耳挖勺式小长钗一支、绿玉双喜字耳挖勺式长钗六支等。
由于慈禧太后的“追捧”,翡翠的身价大涨,据说,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到宫里办事,最好的礼物就是一套翡翠扳指和翎管。

(翠镯子,清)
关于慈禧与翡翠还有很多传说,相传慈禧的很多珍玩在她死后陪葬,包括她生前爱不释手的一些翡翠珍宝,比如翡翠白菜、碧玺西瓜等。
慈禧陪葬品珠光宝气、价值连城,可惜的是,这些珠宝在孙殿英盗墓后,就不知所踪了,我们只能想象这些精美的珍玩或许藏在某个收藏家的密室里,静静地看着世间沧海桑田的变化。
打开下面图片,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了解更有趣的故宫和皇家文化。

更多互动与服务,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微信服务号
本文作者: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