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知”将军张宗昌东巡潍县轶事野史趣闻


张宗昌
张宗昌(1882年3月4日,一说1881年2月13日-1932年9月3日),字效坤,山东省掖县 (今山东莱州)人。奉系军阀头目之一,长期盘踞山东。张宗昌又称“三不知将军”。哪“三不知”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
大军阀张宗昌在任山东军务督鲁期间曾经到过潍县。潍县城内为接待这位“省内军政大权一把抓”的要员,忙了个不亦乐乎。本文记录了当时接待他的一些见闻。
上世纪二十年代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掖县人张宗昌混迹江湖,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军阀之一。他督鲁后,打出了“鲁人治鲁”的旗号,上任伊始,组团开始了大规模的东游巡视。当时潍县正逢经济萌发阶段,社会经济实力的增长促使了政治局势的分化。传统的乡绅转变为新式绅商,他们利用新旧社会资源,渗透到了社会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中去,逐步成为了合法性的地方权威。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能清楚地看到潍县这些细微的变化。为全面地了解潍坊的历史、认识百年潍坊的变迁会起到一定的教益。
1925年农历6月间,张宗昌决定东巡视察。计划由济南坐专列先到青岛,再乘海轮到烟台,然后沿烟潍公路回原籍掖县省亲,经过潍县回济南。消息传出,潍县县长曹蕴健立即召集知名绅商丁叔言、商会会长潘同科等名流,会商筹备欢迎事宜。一致认为,督办过潍,要当作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带对待,欢迎勿必要隆重。为此,新成立了代办处,公推毛寄尘为代办处长,全权负责物资与钱款的供应,用款皆由绅商集资负担。陈润生供职的教育局被列为招待机构,通令各中小学提前50天放暑假,将教室分设成招待所共13处。丁叔言自愿将宅内的十笏园做督办行辕,立即派木工、瓦工、油漆工将楼台亭榭进行修缮。闻督办的随从人员多,新制木床数百张,新作被褥数百套,各种洗刷用品配备齐全。十笏园的砚香楼作督办的寝室,十笏草堂作督办会客室。为了营造气氛,特叫电灯公司把园内安上电灯,荷花池内安上彩灯,使夜晚的十笏园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寝室内还特意配备了搪瓷坐便盆,供姨太太使用。丁叔言家里布置得里外一新。
时年37岁的丁叔言正值年富力强。天资聪颖的他19岁就开始参加社会活动。1911年亲自创办了丁氏第一小学,自任校长。1912年5月成为县议会议员;是年9月孙中山路径潍县,丁叔言亲到车站迎接。1916年东北军司令居正奉孙中山命令到潍,丁叔言就把居正接到自家当司令部。1918年秋,他在天津谒见黎元洪大总统。1921年当选中华民国众议员。1922年10月他赴济南拜见了北京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结识了梁启超、蔡炎培等。对蔡元培提出的学术自由、新旧思想兼容并包有了深刻地认识。丁叔言利用张宗昌来潍的契机,以期实现他获取更大的社会活动空间。

民国潍县首富丁叔言
有了住处,那就要安排吃饭。当时潍县有20几家酒楼饭店,每家上等饭店都要派出2名厨师听差,每一家招待所设一食堂。规定6人一桌,每桌标准6元,酒、饭额外算。外有下马点心,每人一份,鸡丝挂面一碗,小包子一碟,凉糕一碟。这是在饭前充饥用的。
每一招待所设茶汤壶一把(潍县俗称,即锡制火烧心大壶)听差供水。香烟有50支一盒的大前门、三炮台、白金龙,还有10支装的普通烟。茶叶有大方、龙井、时雨、寿眉等。酒水有白兰地、啤酒、白干以及汽水。这些都从代办处领取,由专人负责。
十笏园大门外特意扎制了一个松柏牌坊。丁叔言的父亲一年前去世,大门尚糊满白纸,安潍县的风俗,须3年后才能把白纸刷去。为了迎接督办,刷去白纸怕人讥诮,乃用黄布将大门满裹起来,上面贴上朱红对联一幅:“万家生佛,一路福星。”松坊大匾写:“照临下土”四字是由灯泡组成的。文庙前有一“档人木”,为尊重孔子,行人要绕道而过。但为了方便督办,也就不避众议把它拆除。邑人抱不平者,骂当局拍马屁。
张督办过潍县,使得这座小县城人人自危,鸡犬不宁。沿街加强了警戒,闲杂人员一律不准进城。由于尚未得到督办到潍的确切日子,办公人员昼夜不息,陈润生负责招待所的全责,八宿没得睡囫囵觉。县长及其代办处的乡绅们,终日整装备接。当时通讯落后,一听督办快到了,赶忙到汽车站去接,一日不知几次。旧历七月初三日,得到了确切到潍的消息。县长曹蕴健、商会会长潘同科带领各位绅士、学校、机关团体多人,齐到东关麒麟门外的汽车站恭候迎驾。代办处专门备好了一乘绿呢八台亮轿,轿夫个个身高力壮,一律剃光头,穿统一深蓝色衣服。等候多时方见大队莅临。先头部队由白俄兵组成,分乘多辆汽车;随后是扈从卫队,大队进车站后,官员们纷纷下车,两旁雁行站定。张宗昌从车内走出,县长曹润健一行上前行鞠躬礼,张点头示意,卫兵牵过一匹白色大马,张宗昌踏镫而上,骑兵队前后护卫,浩浩荡荡向城里奔去。一路上清水洒街,黄沙铺地,禁绝行人。驻潍山东第五师十旅二十团团长王登科也来迎驾,并派2个营的兵力沿街立正持枪警备。到了十笏园,张宗昌看到欢迎盛况,喜不自禁。那乘八抬大轿,大热天的抬来抬去,来回不知多少次,结果没用上。
次日,地方各界联合举办欢迎宴会。地点设在十笏园对面陈十一宅厅房院内(见图二),这里的设备不亚于十笏园。厅房新作了糊裱,油漆了明柱。天井内扎了一个大花棚。东挂耳屋系督办休息室,陈设阔绰,红木罗汉床上摆新绸被褥,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参加欢迎宴会的有城乡绅商、驻军军官、县长及各机关团体***等人。张宗昌坐首席,一身戎装,足登高筒皮靴。陪坐的有白俄顾问、秘书长林宪祖、政务厅长毛斌甫、胶澳督办赵祺、道尹周仁寿、邑人刘守堃、郭松存、丁叔言等。张宗昌讲话,他说,宗昌来鲁,本鲁人治鲁之义,首要整饬官纪,对得起山东父老,将来做得好坏,不能定论,待宗昌离鲁,你们就知道我做得怎样了……。正在吃酒时,有陪客的东乡人张某在廊下大声发言,揭露驻军不剿土匪,县政腐败,还没说完,被警卫拉下,并对张宗昌说是一个疯子。张心里明白,也没追问,这下可把曹县长、王团长吓坏了,心慌失色,食不下咽。白俄顾问喝醉了,肆无忌惮地在席间乱接吻,引起了哄堂大笑。
本次宴会为老潍县传统的燕窝席,即最高标准的宴席。每桌24元。大厅内摆五桌,花棚下摆十余桌。张宗昌吸的雪茄烟,代办处准备了两盒,每盒数十元的雪茄,张宗昌只吸了一支。
初五日张宗昌回济,地方各路人士纷纷献上厚礼。然后组织欢送队伍到车站送行,一路上戒备森严。张宗昌这次过潍,潍县城劳民伤财,据说招待费用就花费了两万余元。他对潍县的盛情接待,很是满意。曾允“接待费用由省府拨还”,后来是否拨还,不得而知,估计只是说说而已。
张宗昌在潍期间,丁叔言与其多次接触。并送给他一块匾额,上书“一方幸福”。翌年丁又赴济为张宗昌的父亲祝寿,关系趋密,张宗昌将自序出版的《百忍堂十三经》赠丁叔言一部留念。没隔几日,康有为去青岛路经潍县,丁叔言安排接待了这位清末“戊戌变法”的名人。
时隔几年,潍县实行地方自治,成立十大区,丁叔言继张冠英之后任第一区区长。
最后附一首张将军诗作:

张宗昌诗作
本文作者:潍县往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