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其余独立小政权延续时间、世系、都城一览野史趣闻

2018-09-01 17:00:27

五代十国只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名称,“十国”是对这一历史时期中原五朝之外的十几个割据政权的统称。“十国”是称其“大”者,这十国存在时期较长或疆土面积较大,也或更具有历史 影响与代表性,故将这十几个割据政权统称为“十国”。此间中原地区还存在的割据政权主要有赵、北平(义武)、晋、岐、定难、燕(卢龙)、殷、武平、泉漳等。其中除定难、武平、泉漳外其余政权均称王称帝,建立国家,以晋、武平、岐疆域最大,定难历时最长。

五代十国

其中李克用建立的晋是后唐的前身,其儿子李存勖攻破幽州,尽并卢龙(桀燕国)及河北之地,923年称帝,建后唐,称庄宗。大理在五代十国之前已独立,因此我们不单列出来介绍,今天重点介绍赵、北平、岐、定难、燕、殷、武平、泉漳、归义军、渤海、交址等等从唐王朝独立出来的小政权。

赵 883年—922年 都城镇州

赵国位置图

赵国的前身为唐朝的成德节度使,唐末到五代割据河北,为河北三镇之一。也是河北的藩镇最稳定的一个,160年只有三姓更迭。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成德节度使王景崇死后,年仅十岁的儿子王镕继位。907年,后梁封王镕为赵王,以镇州为都城。921年赵国发生兵变,王镕被义子张文礼所杀。

王镕 883—921年

张文礼 921年

张处瑾 921年—922年

北平、赵国位置图

北平 879—929年 都城定州

北平国位置

北平国,879—929年,因其领域大致在古中山国境内,故又称中山国,是五代十国时最小的国家之一,领域在今河北中部一带,都城定州(在今河北定州)。879年,王处存被唐王朝封为义武军节度使,成为易、定州统治者,建立割据政权。895年,王处存逝世,其子王郜继位。900年,梁朱温率兵进攻定州,王郜遣其叔兵马使王处直率兵抵抗,为梁所败。王处直领兵回定州城驱逐王郜,被将士推为主。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封王处直为北平王。北平政权正式建立。921年,王处直养子王都发动兵变囚禁王处直,王都继位。929年,王都又引契丹为援,企图脱离后唐,屡为后唐所败,晋攻克定州城,王都与家属自焚而死,北平灭亡。王处存于879年建立,历二世四主,929年为后唐所灭,共计50年。

王处存879年—895年

王郜 895年—900年

王处直900年—921年

王都 921年—929年

岐 887—923年 都城凤翔

岐国位置

岐国(887~923)中国唐末割据凤翔(今属陕西)的藩镇,也是五代十国的一国。岐王李茂贞(856~924年)护驾有功,擢武定军(洋州军号)节度使,后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代为节度使。 大顺二年(891),他胁迫昭宗杀宰相,任命他为凤翔和山南西道(治兴元)两镇节度使,封秦王,成为关中最强大的藩镇。 光化年间,茂贞进封岐王。后梁开平元年(907)朱温灭唐,建后梁。茂贞仍用唐年号,开岐王府,置官属。当其盛时,有地20州,至后梁末年,岐仅7州而已。后唐同光元年(923),后唐庄宗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茂贞上表称臣。

定难 881年—西夏 首府夏州

定难军节度使

定难节度使,又称夏绥节度使,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区设置的节度使。881年,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在此割据,成为西夏王朝的前身。 定难军首领拓跋思恭因为替唐朝镇压黄巢起义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封爵夏国公,赐姓为李。据有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宥州(治今内蒙古鄂托克旗)、银州(治今陕西榆林)、绥州(治今陕西绥德)、静州地,首府夏州。以后李家世代领有定难军。宋初,定难节度使、夏国公李继迁起兵反宋,大败宋朝从宋朝独立。并向辽国求援。1038年,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

拓跋思恭 881年—895年

拓跋思谏 895年—908年

李彝昌 908年—909年

李仁福 909年—933年

李彝超 933年—935年

李彝殷(李彝兴) 935年—967年

李光睿(李克睿) 967年—978年

李继筠 978年—980年

李继捧 980年—982年

李继迁 982年反宋

燕 897—913年 都城幽州

燕国的前身为唐末藩镇卢龙节度使,乾宁元年(894年),晋王李克用攻陷幽州。次年(895年),李克用表奏刘仁恭为卢龙留后,不久,唐政府追认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任卢龙节度使后,亟思背离李克用。从此晋、燕相互攻伐,互成水火。907年,刘仁恭被其子刘守光囚禁,刘守光自为卢龙节度使。909年,后梁封刘守光为燕王。911年称帝,国号“大燕”,史称桀燕。913年,晋王李存勖讨伐刘守光,攻陷幽州,被囚禁的刘仁恭亦与刘守光为晋军所擒,版图并入晋国。

燕国位置

刘仁恭 897年—907年

刘守光 907年—913年(911年称帝)

殷 943—945年 都城建州

殷国位置

殷国,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势力闽后期分支势力的一个国号,为王延政所建立。五代晋天福八年(943)二月,王延政以建州建国称帝,国号“殷”,改元天德。殷国国小民弱,实际国土仅建州、镛州(王延政升将乐县为镛州,南唐灭闽后废州为县)、镡州三州。至天德三年(945)正月,泉、漳、汀等州相继归附,延政又攻取福州,遂改国号闽,仍定都建州。南唐保大三年(945,即天德三年)八月,南唐军陷建州,闽亡。

武平 951—963年 都城

武平节度使,简称武平军,是五代十国后期位于湖南一带的割据政权。951—963年间,共经历四任三姓节度使,后为宋朝兼并。末代节度使是年仅12岁的周保权。

武平节度使

刘言 951年—953年

王逵(王进逵) 953年—956年

周行逢 956年—962年

周保权 962年—963年

泉漳 946—978

泉漳是五代十国时期在闽国覆灭后,由闽南地区割据势力清源节度使建立的割据政权,位于今日闽南泉、漳一带。南唐灭闽(945年)后,闽地三分,南唐得建州、汀州,吴越得福州,而泉州、漳州为当地人留从效、陈洪进占据,称清源军、平海军,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为宋所灭。。南唐保大四年(946),从效占领漳州。保大七年(949),从效之兄南州副史从愿毒杀董思安,自任刺史,南唐帝李璟只得在泉州设清源军,以从效为节度使。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留从效去世,继立的留绍镃年纪尚小,无法完全掌控军政,被将领陈洪进诬指欲归附吴越,将其送往南唐。张汉思因此被陈洪进推为清源留后,陈洪进任节度副使。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继任的陈洪进政权为宋所灭,泉漳版图归于宋朝。

清源军位置图

留从效 946年—962年

留绍镃 962年

张汉思 962年—963年

陈洪进 963年—978年

归义军 848—北宋景佑年间 首府沙州

归义军位置图

公元848年,沙州汉族人张议潮聚集汉、羌、吐谷浑等各族人民乘吐蕃内乱,逐走吐蕃守将,发兵平定瓜、沙、肃等十一州。公元851年,张议潮派遣其兄张议潭奉十一州图籍归唐,张议潮被封为归义军节度使,张氏据有河西历经三世共七十年。而后,沙州人民共推长史曹议金执掌州务。曹议金遣使随甘州回鹘入朝归附,被庄宗任命为节度使。曹氏政权世袭相继,共维持了四世一百三十多年,其间经历了五代至北宋景佑年间。

张议潮 851年-867年

张淮深 867年-890年

索勋 890年-896年

张承奉 896年-914年

曹仁贵(曹议金) 914年-935年

曹元德 935年-940年

曹元深 940年-945年

曹元忠 945年-974年

曹延恭 974年-976年

曹宗寿 1002年-1014年

曹贤顺 1014年-?

渤海 698—1018

渤海国位置

渤海国统治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北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698年建国,初称震国,713年被唐玄宗赐号为“渤海”。926年,渤海国为契丹所灭,不愿投降的渤海移民东保今吉林通化、集安一带,建立定安国,1018年后亡于辽。

交址 906—交址独立 都城河内

唐懿宗 咸通七年(公元 866年),在安南都护高骈从 南诏手中夺回 交趾之后,于是“ 诏置静海军于安南,授骈节度使”改为静海军节度使,建衙宋平县(今越南 河内)。以节度使兼领都护。从此,静海军正式成为典型的唐末藩镇之一。后为交州土豪 曲承裕所有, 后梁 开平元年( 907年)曲承裕卒,以静海军行营司马权知留后 曲颢起复安南都护,充节度使。传三世,至 930年( 后唐 长兴元年、 南汉 大有三年)农历九月,为南汉 刘所灭。但其后经 杨廷艺、 吴权等人的对抗南汉, 938年,南汉派军来镇压,吴权将之 击退,(939年)称王,从此安南开始脱离中国统治,至 968年越南 丁朝建立, 安南最终自立为国,正式脱离中国独立。

静海军(交址)

曲承裕 906年—907年

曲颢(曲承颢) 907年—917年

曲承美 917年—923年

杨廷艺(杨延艺) 931年—938年

矫公羨 938年

吴权 939年—944年

杨平王 杨绍洪(杨三哥、杨主将) 944年—950年

吴昌岌 951年—959年

吴昌文 950年—965年

吴昌炽 965年—968年

本文作者:飘寞读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