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为何难为影视剧题材?野史趣闻

2018-08-31 16:31:45

不论是几十年前的香港,还是现今的内地,影视蓬勃发展,十分繁荣。各种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既有现代都市题材的作品,也有古装剧,可谓令人目不暇接。古代题材的影视作品,内地近几年来又是重拍了《红楼梦》,又是翻拍了《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还拍了《大秦帝国》系列,影响都不小。更早几年,还拍了《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贞观长歌》、《汉武大帝》等作品,时间跨度上从春秋战国直至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在如此历史长河中,在如此众多的古装剧里,却几乎没有一部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题材的影视剧,唯一对此有所反映的,似乎也只有《精忠岳飞》一部剧而已,而且剧中对此一重大历史事件草草带过,只给了一集的篇幅,除此以外,便再没有影视作品了。《射雕英雄传》中虽然几次提到“靖康之变”,却并没有正面反映此一事件,而且该剧的背景是在南宋,距离徽钦二帝“北狩”已经过去多年了。

从正剧的角度来讲,“靖康之变”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影响深远,是汉族士民心中的奇耻大辱,可与近现代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相提并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题材;也对之后的许多民族英雄如岳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岳飞在《满江红》词中言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终其一生对此耿耿于怀。南宋开禧元年,韩侂胄发兵北伐金国时,也在檄文中称“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自然也是想要一雪“靖康之耻”了。

从成人剧的角度来讲,在“靖康之变”中,数以千计的北宋后妃、帝姬(公主)及其他贵妇落入金兵手中,惨遭凌辱。据《开封府状》记载,北宋当局为支付给金国的巨额赔款,竟然以贵妇为抵押,“选纳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锭,得金一十三万四千锭,内帝妃五人倍益。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准金五百锭,得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准金二百锭,得金二十四万八千二百锭。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单四人,宗妇二千单九十一人,人准银五百锭,得银一百五十八万七千锭。族妇二千单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准银二百锭,得银六十六万四千二百锭。贵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准银一百锭,得银三十三万一千九百锭。都准金六十万单七千七百锭,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仅被抵押赔款的妇女,就多达11635人。她们在被押解北上的途中,就连半途小解、休息的时候,都要被金兵借机侮辱;幸存的到达金国后,更是为奴为娼,运气好的被金国贵族收做小妾,运气差的发入“浣衣院”,甚至是沦为娼妓,无不惨遭不幸。例如,一个铁匠就“以八金买倡妇,实为亲王女孙、相国侄妇、进士夫人”。

在《呻吟语》、《开封府状》、《宋俘记》等作品中有详细记载北宋妇女所遭受的待遇。这样的题材,如果拍成影视剧,定然场面宏大,而剧情令人唏嘘感慨。这样的历史事件,只能从字里行间脑补当时的情形,而不能从屏幕上目睹逼真的演绎,实在是憾事一桩。总之,“靖康之变”应该是一个拍摄影视剧的很好的题材,可为什么几乎没有人以此为题材拍摄影视作品呢?

在网上查到以下观点,总结给大家看看是否合理:

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宋金之争,如今已经被定性为兄弟的内部战争,岳飞也已经从民族英雄的位置下架;

2.在内地上映的电视电影,必须照顾到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虽然,中国号称金国,清朝和满族不是一回事,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一体的;

3.对汉族来说,靖康是耻,岳飞是民族英雄。对满族来说,靖康是伟大的胜利,岳飞是满族心中的痛;

4.同理,清朝是汉族的痛和耻辱,是满族的伟大胜利;

5.满清屠城戏基本没有,天天都是清宫戏,清朝的皇帝及手下都是重情重义的英雄,这种清宫剧和XX神剧的数量一样多。

本文作者:奢品吧(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