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早已注定?全因赵光义当初的一句话野史趣闻

2018-08-31 15:00:29

北宋一代都是富国弱兵的典型,其末年更是发生了都城被破、两个皇帝被俘虏的悲剧。而北宋的都城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汴京”,即河南开封。但其实当初建国不久,宋太祖赵匡胤便一直想迁都洛阳,如果当初迁都成功,或许就不会发生都城被破,皇帝被俘的悲剧了。

我们先来看看洛阳的地理位置:北有黄河阻隔,南有嵩山做屏障,西有函谷等险要依托可守,东有咽喉成皐,进可攻退可守,历史上就是前朝古都。比起平原地区,无险可守的汴京,地理位置可谓是优越。但迁都历来就不是容易的事,这里面牵涉大量的个人私利。皇亲贵胄们,高官大臣们的田产、私宅甚至是培植的政治势力都在汴京,一旦迁都,这些都会化为泡影,自然是激烈反对。

其中更以皇弟赵光义为代表。别人的话可以不听,但赵光义的不能不听。基本上赵匡胤当了皇帝后,整个大宋的军事指挥权都在赵光义手里,加上他的劝谏又是那样的恳切,双膝跪地,后来更是直接反驳: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险,秦据关中,苛政虐民,不二世而亡。也就是说如果你迁都了就说明你的德行不行,甚至更明里暗里把赵匡胤比作是暴虐的秦王,如此道德绑架之语,令赵匡胤一阵沉默。后来迁都之事也就搁置起来,不在提及。

尽管如此,心里有所忌惮的赵光义仍旧害怕哪天皇帝哥哥一意孤行的想要迁都,所以为了利益还有那至高无上的诱惑,完全有可能恶向胆边生。这也就是宋太祖暴卒洛阳,千古迷案“烛声斧影”的由来。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就是在汴京发生了靖康之变,让自己的后代落得被敌人俘虏的屈辱下场。

本文作者:泛娱人(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