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时,金人索要北宋皇族作为人质,只有他站了出来野史趣闻

2018-08-30 22:30:42

宋高宗赵构是害死岳飞的元凶,在很多时候都是作为反面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但是,历史人物总是有着多面性的。赵构在没有当皇帝之前,却是一个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响当当的一个人物。

根据史书记载,赵构从小就很聪明,博闻强记,写得一笔好字,而且勇武过人,能挽一石五斗的强弓。这样的力量,可是宋朝选拔禁卫军军官的最高标准。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兵临汴梁城下。宋金双方议和,金军除要求割地赔款外,还要北宋派一个亲王作为人质。宋钦宗无奈之下,只得全盘接受。但是,金银可以筹集,派哪个亲王去金营之中,却让宋钦宗犯了难。于是,他把十几个弟弟召集在一起,举行家族会议,商量由谁作为人质前往金营。但是,十几个弟弟全都默不作声。因为大家都知道,此去金营必死无疑。此时,康王赵构却挺身而出,说自己愿意前往。

第二天,宋钦宗率文武百官为赵构送行。临别时,赵构还专门和宋钦宗说,如果朝廷要与金军开战,尽管打就是了,千万不要因为我一个亲王而投鼠忌器。旁边跟随赵构前往金营的宰相张邦昌,当场就吓得大哭起来。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赵构当时真的是置生死于度外的。

赵构大概在金营中住了十多天,每天都显得十分镇定,该看书看书,该锻炼时锻炼,史书上说他是“意气闲暇”。金军主帅完颜宗望见怪了宋军的懦弱无能,冷不丁看到像赵构这样一个胆大的人,而且还是宗室子弟,心中觉得非常奇怪,有心想要羞辱一番。然而,赵构不仅轻易拉开了完颜宗望所谓的强弓,而且在比试箭法中也不落下风。这使得完颜宗望开始怀疑赵构究竟是否真的是北宋亲王。

正在此时,又发生了一件事。原来,宋金和议期间,宋朝的各路勤王大军也赶到京城附近。于是,有人便提议夜袭金军大营。结果,由于行事不周,计划泄露,袭营之战宋军惨败。完颜宗望大怒,就召见赵构和张邦昌,厉声质问为何在和议期间宋朝又要动兵。张邦昌又吓得哇哇大哭,赵构却神色如常。宋朝军队竟然不顾自己的亲王身在敌营,举兵偷袭,这使得完颜宗望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他认为宋朝在糊弄他,赵构绝不是什么亲王,否则,宋人不会不顾他死活。他没想到,此时的宋朝上下早已乱作一团,各种意见都满天飞,根本无暇顾及赵构了。

最后,完颜宗望把赵构退了回去,点名要求宋徽宗第五个儿子肃王赵枢作人质。后来,赵枢被掳往金国,客死他乡,无所畏惧的赵构反而活了下来,成为宋朝宗室的唯一火种。

当然,赵构当了皇帝之后,就完全变了一副模样。一听到金兵来了,只有一个“逃”。甚至,建都临安后,在很长时间里,他都准备好两艘大船,准备随时往海上逃跑。

后世的汪精卫,年轻时也曾热血澎湃,曾抱着必死的决心刺杀清摄政王。还在狱中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经典诗句。然而,在抗战之中却成了中国最大的汉奸。

赵构与汪精卫,当然没有什么可比性,但两人前后反差之大,正反映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也足以让后来人唏嘘不已。

本文作者:鄣南煮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