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板荡,二帝北狩,耻辱的靖康之变是怎么回事?野史趣闻

2018-08-30 22:00:48

“中原陆沉,神州板荡。”靖康之变的发生是自从“晋室南渡”几百年之后又一次中原大地沦陷于异族人之手。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耻辱,也是汉族人民的一次深重的灾难,和明末的“甲申国难”齐名。那么靖康之变是怎么回事呢?

先简单说下宋朝的敌人金国,这是个新兴起来的游牧民族叫女真兴起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后来不堪辽国的压迫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起来反抗,后来为了实现彻底消灭辽国的战略便遣人南下与宋朝签订“海上之盟”一起夹击辽国,此时的辽国已经日暮西山,行将就木。宋朝见此机会便想通过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任命枢密使童贯率领十几万当时宋朝最精锐的西军攻打燕云,可没成想就是这样十几万的西军由于统帅的蠢猪式的无能指挥被只有几千人的辽兵打败。这也难怪由羊率领的狮子怎么可能打败狮子率领的羊群,更何况辽人并不是羊群。而在一边旁观的金人便看出了宋朝的孱弱。他们原本以为宋朝只是一个沉睡的狮子,可没想到只是一只绵羊。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辽国灭亡后,金人对宋朝的不屑日益增长且逐渐暴露了自己吞并中原的野心。

金人的第一次攻宋发生在公元1125年8月,当时金人以“张觉事变”为借口发动侵宋战争分两路进攻,金军势如破竹破燕山、围太原一时天下震动,最后直接包围了北宋的都城东京。大敌当前之际宋朝的应对是如何呢?

此时的皇帝已经不是宋徽宗了,他已经退居太上皇了,新皇是宋钦宗,一上位便顺从民意干掉了臭名昭著的六贼,任命李纲负责东京保卫战。此时东京被金人的东路军保卫而宋朝西军也在名将种师道的带领下来到了东京城下进行东京保卫战。但是西军远道而来且人马疲惫再加上姚平仲劫寨失败后受到惨烈损失,李纲和种师道等人被罢免兵权。不过由于西军的坚决抵抗,东路完颜宗望的军队始终没有获得很大的战果,于是停止进攻,改肃王赵枢为人质,之前出使金营的康王赵构得以回归。

第一次东京围困战,让宋朝割地,赔款、人质,送亲、称臣等,几乎是将朝廷的威严尽数散去,失去了威严,于是在投降派里便产生了迁都论。可是宋朝不是没想过迁都,但迁都,意味着统治中心的移动,中央对于地方约束力的下降,会彻底破会强干弱枝的政策,轻则是藩镇割据,重则是国家分崩离析。不迁都,又没有实力防御,要钱没钱,要兵没兵。一旦金军再次南下,说不好就是一个死局。就在宋朝内部犹豫不决之际,金国决定再次南下。

第二次攻宋之时,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一起攻到了开封城下,此时种师道因为金军撤军之时提出的合理建议未被采纳气愤致疾,不就去世,而李纲也被主和派打压,贬了官职。可以说此时面临的形势远比第一次要严峻。在金军再度包围东京之前宋军也做了些抵抗,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在井陉和金军交战,可惜被金军击败,自种世衡而起的种家军至此彻底衰落了。而宋朝西军在外围的抵抗力量基本宣告结束。东京被围已成定局。

此时北方三镇中的太原在坚守了一年多以后宣告失守,金军封锁潼关,将剩余的西军锁在潼关之内使其不能勤王。而宋朝方面开封原来的禁军加上西北陆续开来的勤王军,总数达到二三十万人。解围后,这些大军没有安放到应当去的地方,一部分被遣送复员回西北,一部分参加太原解围战而遭到损失,一部分在黄河南岸溃散,还有一部分被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经济上的理由遣散。以致第二次围城时城内守军不满七万。各地勤王军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只有南道总管张叔夜与两个儿子伯奋、仲熊违抗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万三千人勤王,在颍昌府遭遇完颜宗翰部,大小十八战互有胜负,最后全军突入开封城,这是第二次围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够进入开封城的勤王军。

当时是大冬天宋军士兵冒着严寒穿着单薄的衣服和金军打仗,可是钦宗却始终不肯开放内帑的钱帛来激励士气只是象征性的让妃子为前线士兵织毛衣。后来钦宗更是相信了江湖骗子郭京的“六甲神兵”鬼话导致金军攻破了外城。

在攻破开封外城之后,金国军队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以议和的名义,将宋钦宗骗到了金国军营里,逼他写下了降书称臣。此后,金国又要求宋朝巨额赔款,作战停战的补偿。软弱的宋钦宗迫不得已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但是他筹集不到那么多钱,只好用京城妇女作为抵押。但尽管如此,宋钦宗还是无法凑齐金国要求的数目,只好再以皇族的女性来抵押,但依然无法满足金人。因此金人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之后,带着上万名宋朝的皇族女性和平民妇女北归。

不久金太宗下令废钦宗为庶人,将徽宗和钦宗带到五国城并且携带大量皇族人员和大量金银财宝后北上离去,金人掳去的还有朝廷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等等,被驱掳的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北宋王朝府库蓄积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如此惨烈的灾难,给宋人给整个民族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

靖康耻无疑是汉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也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是继西晋被灭南渡以来第二次遭受那么大的耻辱,这不仅是大宋这个王朝的百年国耻,更是整个民族的耻辱。由此而发中原的仁人志士们为了恢复中原用自己的方式来与金军做斗争。

而当时有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跟大多数一样记住了这耻辱性的一刻,以至于在多年之后在自己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是的,没错!他就是民族英雄岳飞。

本文作者:涨姿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