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战争却输了家底儿!料罗湾一战郑芝龙的套路让大明水师血本无归!野史趣闻
1627年8月,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其弟信王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皇帝。
(图)北京故宫
崇祯皇帝继位前后,大明帝国已经陷入风雨飘摇之中。东北关外,后金已经逐渐坐大,大明纵有关锦防线也渐感捉襟见肘;北方蒙古,虽然在隆庆年间就实现了封贡互市的和平,但此时后金已经彻底降服漠南蒙古,蒙古成为后金进攻明朝的一条途径。不仅如此,后金还通过蒙古联合青海、西藏地区的蒙古势力,对明朝形成了巨大压制;
此时,小冰期到来,气候条件逐渐恶劣,西北地区几年时间滴水未降,大规模的灾荒和动乱随即爆发,李自成就是其中的一员。
(图)崇祯年间明朝形势
除了内部的风雨飘摇,十五世纪西方开辟了大航海时代后,大量殖民者来到东方。此时先行者葡萄牙已经被后起的荷兰取代,这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拥有着西方世界四分之三的船舶数量,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
霸主东来,势必要为实现利益而斗争。此时的荷兰的目标是垄断东方世界的贸易,而中国正和葡萄牙、西班牙等打得火热,明朝和荷兰的矛盾开始酝酿。
此时,活跃在东南沿海的是以郑芝龙为首的海商集团,也是直接和荷兰冲突的集团。荷兰咄咄逼人,最终爆发了料罗湾海战。
(图)海战图
料罗湾海战明朝取得了胜利,但是却加速了明朝灭亡。荷兰虽然失败,却巩固了在台澎的实际占领。这是怎么一回事?
1、决战料罗湾
1567年隆庆年间,明朝政府决定打开对外贸易通道,史称“隆庆开海”。
由于嘉靖之前海禁政策导致大量渔民勾结日本浪人造成倭寇之乱,所以隆庆开海有效遏制了这一局面。但是开海之后,海商集团很快崛起,郑芝龙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
(图)日本倭寇
海商集团的前身是海盗集团。隆庆开海的目的在于保护官方贸易,对于民间的贸易许可始终有很多限制,不得已,商人们开始大量走私。为保证走私安全,他们组建武装,对抗政府,成为明朝后期东南沿海的主要贸易势力。
针对这一状况,明朝政府无法无力解决,只好寻求招安的办法。福建巡抚熊文灿1628年成功招安郑芝龙,任命为“海防游击”。
招安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有巨大利好的。首先它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特别是荷兰在外虎视眈眈;其次明朝在水师基本歇菜的情况下,有了一个强悍的力量保卫海疆,虽然不太听招呼。此时的郑芝龙有大小船只700多艘,实力雄厚;最重要的是,作为长期在海上漂泊的郑芝龙,终于可以在大陆平安落脚了,所以自然是皆大欢喜。
(图)郑芝龙塑像
做了大明官员的郑芝龙亦官亦商亦盗,成为东南霸主,排挤荷兰海上势力,很快和荷属东印度公司发生冲突。1633年7月7日,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率领十三艘荷兰战舰突袭南澳。激战后北上,7月12日在厦门击沉了十五艘明朝舰船,封锁了厦门湾,威胁中国单独与荷兰贸易。
此战让郑芝龙损失惨重,愤怒之下动用了江湖令,提高了杀敌赏格,郑军士气异常高涨,明军在得知荷兰舰队纠集海盗刘香驻泊在料罗湾后立刻前往。
(图)料罗湾海战全程线路图
1633年10月22日清晨,明军到达料罗湾外。得知明军来袭,荷刘舰队摆出了防御阵形,明军在料罗湾东南角发起攻击。此时盛行东风,郑芝龙部队作为先锋,采取两路突击、黑虎掏心的战术。明朝水师100艘舰船则全部满载易燃物,用作火攻。一声令下,在郑芝龙50条大船火炮的掩护下,百条火船搭钩点火,借助风势冲向荷兰舰队。
在疯狂的火势下,荷兰的大型舰船盖伦船瞬间被困,虽然为快速帆船,但是还是有五艘被击沉,一艘被俘,其余逃走,而刘香的海盗船则基本全军覆没。
(图)盖伦帆船
2、东方海面的重新洗牌
此战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巨大挫折,战后不得不退出中国沿海,而郑芝龙通过此战则更加确立了中国海面的霸主地位。此后荷兰人每年向郑芝龙船队缴纳12万法郎,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海面的保护费。他们不得不放弃垄断中国海上贸易的企图,进而专心经营台澎直到1662年。
在和平的交涉无法达到目的时,用枪炮说话无疑是一个好方式。此战是中国海商集团和荷兰殖民者的硬碰硬较量,确立了东方洋面的新秩序。
(图)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
但是比较尴尬的,是大明王朝的水师。料罗湾海战开战时,明朝北方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东北后金折腾得明朝疲于奔命,取得这样的胜利殊为不易,也说明了郑芝龙的重要性。但是明朝水师至始至终都是在打酱油,明朝除了崇祯皇帝派出福建巡抚邹维琏指挥明军还击荷兰殖民者,剩下的基本就没有什么了。
料罗湾海战中,舰队实际指挥者为郑芝龙,发布江湖赏格的是他,作战的主力也是他。早年郑芝龙出海经商,见过太多大世面,不仅信奉天主教,还利用信仰便利从西方大量购买火炮等装备。在开战时,郑芝龙的五十多艘舰船是被西方称为戎克船的中国大型帆船,船上装载着西式火炮,给了荷兰舰队以巨大打击。
(图)郑和下西洋宝船
相比之下,大明水师的舰船实在小得可怜。从1433年郑和下西洋结束开始,航海图被焚,造船技术失传,海禁政策颁布,中国的海上霸业戛然而止。此后,中国再也无法恢复巨舰航海的荣耀时代。隆庆开海后,虽然一度开放海禁,但是遭巨舰技术失传,船舶不得不朝小型化发展。
小型化船舶,速度快,机动性强。但除了这些什么优势也没有,最起码的抗打击能力就很弱。而且船只吨位小,转载的士兵就少,而且不能够装载大口径的火炮。所以直到今天,各国还在发展吨位巨大的航空母舰。说航空母舰是海上棺材的,多半是没有考虑过吨位大的舰船所拥有的可怕防护力。所以中国有了辽宁号航母,有了国产航母,有了万吨大驱…..
(图)国产航母下水
那么,在面对荷兰体型巨大的盖伦船时,大明水师的小艇如何机动歼敌呢?答案是基本不可能。所以郑芝龙所幸将这一百艘小艇作为火船点燃荷兰船,而以郑芝龙的戎克船作为攻击主力。
战后,作为胜利的一方,郑芝龙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赢家。而同为胜利者的大明,却再也不剩片帆,料罗湾的那场大火,成就了郑芝龙,却烧光了大明水师的所有家底。如果说先前明朝还有一些力量可以制约郑芝龙,那么战后就只能想想了。为了不让明朝收买刘香等对头制约自己,郑芝龙迅速对刘香等来了个斩草除根。
明朝:“套路!全是套路!“
(图)明朝水师
不管如何,明朝在最后的日子,还是击败了风头正盛的殖民者,这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
文|赵裔儒臣:欢迎关注!读史使人明智,期待与君一起探讨精彩的历史!
本文作者:赵裔史臣(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