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艘战舰几万兵马,看看郑芝龙和荷兰的世纪海战野史趣闻

2018-08-29 15:30:35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日本娶了翁氏(日本人)并且在以后生下了郑成功。后来郑芝龙离开日本到台湾以私人力量建立起了一直私人海军武装,于是以“海盗”身份登场的郑芝龙就久久盘踞袭扰东南沿海。



有人说郑芝龙的目的就是等待明廷招安,借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为从后来的金门海战,郑芝龙率明廷150多艘战舰和荷兰海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最后以郑芝龙舰队为先锋的明朝海军以绝对优势击溃荷兰海军,我们可以看出郑芝龙是一个有抱负、有能力的人。

料罗湾海战又称崇祯明荷海战、金门海战、明朝荷兰料罗湾大海战,是中国古代规模比较大的海战之一。

自明朝崇祯六年6月初一至9月二十,耗时三个多月,明朝方面先后投入了战舰150多艘,士兵几万人,荷兰人方面印支殖民总部派遣数十艘最新式带加农炮的战列舰,在福建金门东南海岸料罗湾展开激战,最后明朝水师在郑芝龙为前锋以绝对优势兵力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刘香海盗联军。

“一官”的海上地盘

当时郑芝龙的私人海军势力强大,明廷水师根本无力剿灭郑芝龙的队伍,崇祯元年(1628年),明廷只好招降郑芝龙,委以海防游击,都督同知,成为管理闽海的军方首脑。

郑芝龙在后来的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同时,他也借着官军的名号与实力,拢断了日本及南洋的海上贸易。在郑和船队退出南海200年后,重夺了中国海上主导权,当时的荷兰出版物上的地图都会标注“一官”代表是郑芝龙的地盘,当时的郑芝龙如果不是遇到满清入关,再度投降清朝,估计会成为一方霸主,后代也会越来越好,可是有了满清入关,这个人在历史上搞的也就不清不楚了。

历史总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而郑芝龙指挥的同荷兰金门海战是东方旧式海军和西方初步发展的新式装备的一次大较量,同时也巩固了郑芝龙在东南的海军实力,为以后子孙也留下了巨大的家底,后来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离不开郑芝龙的强大海军。

本文作者:故城旧影(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