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系列之第二位——建文帝朱允文野史趣闻

2018-08-28 20:30:36

明朝的第二任合法的皇帝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朱允炆,为什么呢?

因为朱元璋指定的合法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而老朱是个不愿意走寻常路的人,自己身后的儿子一大群,挑个继承人还不是绰绰有余的。

偏偏我们朱老大另辟蹊径,封亡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也算是在历史上为继承皇帝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朱允炆呢?人比较软弱,从小娇生惯养的,没有经过战争的考验和生活的磨难,面对他的那些功臣叔叔们,能hold住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老朱在的时候,大家还是一片祥和,等朱老大已驾崩,大家都有点蠢蠢欲动了。

小朱同志能当上皇太孙,肯定也不是无能之辈,要不阅人无数的朱老大怎么能看上他呢?

登基初期,小朱同志也感觉到分封在各地的皇叔们的威胁,采取了削藩的动作。

在几位忠心大臣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的帮助下,小朱同志把势力较小或者比较软弱的藩王被废。

削藩,在汉朝时就发生了'七王之乱',当时的汉景帝没有办法把主张削藩的晁错腰斩,最后七王还是不发动战争。

当时幸亏出了个周亚夫,力挽狂澜,平定了七王之乱。

可见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削藩不是那么好削的,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果然,我们的小朱同志虽然在文治上比较擅长,但面对人的生死大事,起义'清君侧'的叔叔们,笔头是不敢不上刀头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小朱皇帝的手下都是一帮文人墨客,怎能是征战四方朱棣的对手。

朱棣势如破竹,就来到了南京城下,建文四年六月,南京城破,朱棣军队进入南京。

当夜,南京皇宫一片大火,火势扑灭之后发现几具烧焦的尸体,已经不能辨认,剧太监说是建文皇帝和皇后、儿子。

从此,朱允炆就消逝在了这个世界上,有的说逃跑了去了福建泉州开元寺当了和尚。

有的人说,朱允炆逃到了海外,后来的朱棣进行大航海运动,就是为了抓住朱允炆等。

传言不一,这位做了四年的皇帝,和他当初怎么继位一样,永远成为了历史之谜。

本文作者:小飞奇谈(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