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三国》,我们一直错看的人野史趣闻
由于上一期介绍《一句顶一万句》,被读者说蹭热度,小编只好改变推荐线路,改成推荐古典文学了。今天小编推荐的第五篇小说是《三国演义》,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讲述着是东汉末末群雄逐鹿的故事,其借着中国三国时期背景写下的这部小说常常会让我们和真正历史三国混淆。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大都以小说论历史,虽然说《三国演义》的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但是在加入了作家的主观看法后,对原有的历史上三国人物进行了夸张,美化和丑化,当然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基本套路,也比如说《隋唐英雄传》。
电视剧《三国演义》
如今爱好历史的人还在谈论三国,作为中国人,几乎我们每个人从小就知道。三国更是被做成了各种游戏,有些事件也被拍成了电影,还有电视剧动画片等等。所以其影响力与作品内容小编不多谈了,小编只想聊聊如何与《三国》结缘。还想聊聊,重读《三国》,重新的看法和认识。
动画片《三国演义》
其实小编从小学就看过《三国演义》了,只是那时书肯定是看不懂的,小编看的是动画片《三国演义》,其实在这里小编也建议像家有儿童的读者推荐动画片《三国演义》,这远比另外一些动画片有意义。不勉强的说,那部动画片也改变了我的为人处世。我看到的是刘备身上仁义的光辉,当我看到身无寸地的刘备因为不想趁人之危而在陶谦三让徐州而不受,因不想失信于民携十万百姓渡江这两件事而尤为感动。当时就暗暗发誓,自己也要做一个厚道人,一个种情谊的人。
但是与长大后重读名著中的《三国》,感觉自己一直看错了一位人。那就是刘备,其实不只是一个人,同样也看错了那个无论动画片还是名著中描写的谦谦老者陶谦,他们所做的并不是心里所想的,所说的话也全都是伪装。重读三国,我发现,刘备三次拒绝陶谦让徐州的请求不是因为仁义,也不是因为不想趁人之危,而是为了做足面子工程。我如今再读到当陶谦让刘备居住小沛时,刘备欣然接受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位政治家的智慧,也明白了为什么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中为什么会有刘备了,只是这位枭雄在作者罗贯中的照顾下加上了仁义的外衣。而作为徐州牧的陶谦也因为没有像其他诸侯一样将自己的领地交给他的儿子而成就一番美名,也给了罗贯中歌颂仁义的事例。《三国演义》如是说:徐州刺史陶恭祖,圣德巍巍栋梁才。拄国有心扶汉日,爱民秉政立尧阶。知人知己勤三让,盛德芳名播九垓。奸党未除身已丧,忠良闻说痛伤怀。
其实重读三国我不再是跟着作家的看法走了,而是更多的是有了自己的看法,我不再像以前一样看到曹操就恨得牙痒痒了,而是更加客观看待他。读曹操的诗,领略他人格的魅力,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在记忆中他就是个白脸,看到他就烦了。重读三国确实感受到了曹操身上的真性情。你们的看法呢?小编在评论区等着你们噢!
本文作者:小飞小说吧(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