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典故,戏貂蝉三国事件中被虚构的,鞭打督邮野史趣闻
历代人们智慧的结晶,由人们口口相传。最后罗贯中总结出来,完成这部著作,当然作为小说书中就会有虚构的部分,今天来说两个例子。
1、为什么说鞭打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

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回中,描写了张飞怒打督邮的故事,其实这是张冠李戴。历史上鞭打督邮的是刘备,不是张飞。《三国志》书注引 《典略》讲得特别清楚: “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淘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旅馆),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装病)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回到县衙门),将吏卒更诣(调遭到)传舍,突人门,言‘我被府君(那太守)密教收督邮’。 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印与官带)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哀求),乃释去之。”
可见,不但是刘备鞭打的督邮,而且还是盗用郡太守的名义。所以,历史上的刘备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逆来顺受,唯唯诺诺。

2、为什么说吕布戏貂蝉是虚构出来的故事?
机本神由公东景主在《三国演义》之中,貂蝉年方二八,姿色绝佳。当她知道了王允为国除奸的心事之后,自愿入董卓的相府,使王允得以实施美女连环计,使好色之徒吕布与董卓二人争风吃醋,不仅出现吕布戏貂蝉的情节,而且致使董、吕二人反目成仇,最后借吕布之手,杀掉了国贼董卓。这一情节,几乎妇孺皆知,以至于京剧传统剧目中也有了《凤仪亭》,吕布戏貂蝉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不过从史料上考察,吕布戏貂蝉不是真实的历史事实,主要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故事。《三国志, 吕布传》并没有貂蝉的影子,只有这样一点记载:“(董)卓常使(吕)布守中门,(吕)布与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后汉书》中的《王允传》和《董卓传》中也根本没提到貂蝉这个人。《汉书通志》中虽然提到貂蝉,但书中记载把貂蝉献给董卓的不是王允,而是曹操,根本没有王允使用连环计离间董卓和吕布之间关系的事,更没有吕布戏貂蝉的事情。所以这只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故事,仅供娱乐,若有疑问可评论。
本文作者:综合历史说(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