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三国——民间美食小故事(二)野史趣闻
一.诸葛亮
龙凤配:龙凤配是一道古荆州的汉族传统名菜,有千余年历史,属于湘菜、鄂菜,起源于古荆州。鱼酥味鲜,略带酸甜,鸡嫩肉香,咸甜可口。主要食材是鱼和母鸡。一龙一凤,象征着吉祥如意。现今多为喜宴上的大菜。

故事:刘备和孙夫人成亲后返荆州,诸葛亮为了给主公接风,也是为了庆贺这一段“龙凤呈祥”的佳话,便用了以鳝鱼为龙,以鸡喻凤的形象手法,在刘备的接风宴席上摆出的第一道菜就是荆州厨师特制的'龙凤配'。
当时这道菜的造型也十分独特:只见一条大黄鳝被做成龙形,蜿蜒于盘中,昂首垂须,鳞甲片片,脚踏祥云,昂首张口,翘角垂须呈飞腾之状;鸡形如凤立于龙旁,引颈展翅,羽毛绚丽,头冠殷红似翩翩起舞,有如龙飞凤舞。(吐槽“:绝对是加了特效了)
刘备一见,心中大喜,赞不绝口,陪座人更夸荆州是“龙凤之地,鱼米之乡”,刘备夫妇很是得意。从此“龙凤配”一菜也就声名远扬,从而才有了这道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名菜。在喜宴特别是婚宴上,“龙凤配”必不可少,以象征吉祥如意。
锅盔 :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地方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河南的博望锅盔和四川的军屯锅盔都与诸葛亮有关

故事:据说,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之后,留下五虎上将关羽领兵驻守。那年,正值天旱,久旱不雨,城内古井干枯,水源断绝,连做饭的水都剩下不多了。眼看将士们饥渴难忍,军心浮动,关羽急得火烧火燎,连忙修书一封,派人连夜送往新野,请诸葛亮下令撤退。
诸葛亮接到告急文书,心想:博望乃军事要地,怎能轻易撤军弃城呢?苦苦思索了一夜,便回书一封,差人飞书送往博望城。
关羽拆开一看,原来军师在信中告诉他:“用干面,渗少水,和硬块,锅炕之,食为魁,饷将士,稳军心。”这是一种节水食品的制作方法。关羽心里暗暗佩服,想不到军师不仅善于用兵,甚至连做饼的方法也知道,真是奇人啊!

于是,关羽便按照军师所言,派人制作魁饼。这魁饼大如盾牌,厚似酒樽,食起来脆香爽口,做起来简单方便。将士们终于靠着它度过了道道难关,坚守了博望城。
从此,“博望锅魁”便出了名,绵延千载,流传至今。
四川的军屯锅盔则是这样说的:相传诸葛亮远征巴蜀率兵到四川彭州军屯镇继续前进,山高路险,埋锅造饭,十分不便。诸葛亮便命将士将面团置于头盔并在火中烤熟了吃,味极美,将士们欢呼。后有一成姓师傅将此方子予以发挥,将猪羊肉夹其中,遂更名肉锅魁流传至今,竟成川中名吃,其色泽黄亮,口感酥脆,满嘴喷香。
二.周仓
荷叶粉蒸肉:荷叶粉蒸肉是一款享有较高声誉的汉族名菜。在清末,相传其名与'西湖十景'的'曲院风荷'有关。它是用当时杭州的鲜荷叶,将炒熟的米粉和经调味的猪肉裹包起来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鲜肥软糯而不腻,夏天食用很适合胃口。
故事: 周仓,是蜀汉大将关羽的护卫,相传他手脚长有一层厚厚的茸毛。能手抓热菜饭不怕烫手,疾步如飞的本领堪比比赤兔,人称“飞毛”。
关羽听后感到疑惑,为了探知虚实,就与周仓同床共眠,上床后,周仓呼呼大睡,而手脚上的毛却扎得关羽一夜不得好宿。

第二天早起,关羽就让周仓把手脚上的毛全部剃去。后关羽出征,周仓还得在人前马后的跟着,手脚上没有了毛,抓热菜就烫手,疾走脚上发热,于是周仓摘了路边的荷叶把手脚包起来。

民间根据这一传闻创制出“荷叶粉蒸肉”,一直流传至今。
三.刘封
夹沙肉:夹沙肉是一道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地方传统名菜,属于川味传统甜菜

故事: 相传三国时,曹军围困住了驻兵新野的刘备。军师诸葛亮设计火烧新野,为刘备解了围。樊城县令刘泌设宴庆功,刘备见席中有一威武少年,问其姓名,方知是县令刘泌的外孙寇封。上菜时,厨役不小心,将肉掉在地上,寇封随手拣起,转身丢入口中吃了下去。
这一举动引起了刘备的注意。事后刘备问寇封:“何以见肉落地,不去灰沙,不责下人,随口吞食,是何意也?”
寇封回答说:“身为将吏,应时时垂怜百姓,粒米片肉来之不易,弃之可惜,士卒厨役,终日劳累,受之有余,偶尔过失,安忍呵斥。”寇封的美德使刘备深受感动并大为赞赏,遂收寇封为义子,改名为刘封。

此事传至军中也使将士们为之感动。为了表示对刘封的尊敬,厨役们特别烹制了一道名为“夹沙肉”的菜肴,献给刘封。
ps:不由的想到了桂圆盹猪蹄同样也是到甜菜,咸菜党表示接收不能。
四.徐庶
徐公丸子:聊城特色菜

故事:相传徐庶曾任聊城知县。东汉末年,曹操任东郡太守,为称霸天下到处网罗人才。当他听说属下的聊城知县徐庶是当世奇才时,便以巡视为由莅临聊城,打算拉拢结交徐庶。
徐庶对曹操的为人很反感,无论曹操言谈多么热情,徐庶都淡然处之,毫无苟和之意。在为曹操送行时,根据徐庶的安排,厨师特意将丸子做成扁形的。曹操见后大笑:“哈哈哈!丸子应该是圆的,为何做成扁的?聊城的厨子还真是怪啊!”

话外之意是讽刺徐庶性情古怪和不识抬举。徐庶则正色道:“丸子虽扁,风味犹存。”他以丸子自喻,说明自己表面上可以迁就、屈服于曹操,但内心却坚守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决不与之同流合污!
从此以后,徐庶用以自喻的“扁丸子”被后人称为“徐公丸子”。
ps:聊城东关大街中间路北,有一座庙上庙。庙宽不足两米,上下建了两座庙,中间也没显示楼梯样的设置。上庙供奉三国时“走马荐诸葛”的徐庶,下庙代考一说是关羽。
路人:“教练我想学做菜”
教练:“自己看视频去吧” 溜了溜了。
本文作者:故事琉璃(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