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重庆的三国历史与记忆野史趣闻

2018-08-26 14:30:24

赤壁之战后,刘备得荆州五郡,之后又从刘璋手中取得益州,初步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所制定的战略方针。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纳云贵,西达缅甸东部。重庆,是蜀汉政权的东门户,为兵家必争之地,许多古今流传的三国历史事件和故事,都发生在此。

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长江北岸,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白帝城也是观赏“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

三峡蓄水后的白帝城

夷陵之战后,刘备病危于白帝城,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三国志》中记载,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说,孔明先生才智过人,必能安定天下。吾儿阿斗,扶得起来就辅佐,扶不起来,先生可取而代之。今人以今之视角,对托孤一事分析颇多,究竟是刘备禅让贤能,还是帐后埋伏刀斧手,众说纷纭。

白帝城托孤

八阵图御吴

八阵图位于重庆奉节县南江边。《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后人考其遗迹绘成图形,见《武备志》。据记载,八阵图遗迹有三处:《水经·沔水注》及《汉中府志》说在陕西沔县(今勉县)东南诸葛亮墓东;《明一统志》说在四川新都区北三十里的牟弥镇;《太平寰宇记》说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南江边,在奉节的说法最为著名。

功盖三分,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奉节夔门

在《三国演义》中,八阵图的威力可比十万精甲。刘备兵败于夷陵之战,诸葛亮早已预料,故在东吴追兵必经之路布下了八阵图,若不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的帮助,怕是陆逊将损兵折将了。鲁迅先生点评《三国演义》,评价“诸葛亮多智而进妖”。小编看这八阵图的威力,就将诸葛亮过于神话了。

今人打造的八阵图

张飞释严颜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建安十九年,刘备进攻江州(今重庆主城区),严颜战败被俘,张飞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回答说:“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张飞大怒,命左右将严颜牵去砍头,严颜表情不变地说:“砍头便砍头,何为怒邪!”张飞敬佩其勇气,遂释放。

张飞义释严颜

严颜口中所说的断头将军,即先秦时期巴国将军巴蔓子。严颜和巴蔓子都是今重庆忠县人。而忠州也正是因为严颜和巴曼子将军得名,唐太宗李世民因巴、严二将军的“意怀忠信”,而赐名“忠州”。

忠县大型三国实景演艺《烽烟三国》

葬张飞首级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 位于重庆市云阳县,系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

云阳张飞庙

据传,张飞在阆中被部将范疆、张达暗害后,二人取其首级投奔东吴,行至云阳,闻说吴蜀讲和,便将其首级抛弃江中,为一渔翁捕鱼时打捞上岸,埋葬于飞凤山麓,世人在此立庙纪念,故有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之说。明朝嘉靖《云阳县志》记载:“昭烈章武元年(张飞)移发阆中,军会江州。值张达之便,以其首顺流。土人云:渔人得之,置而弗去,显于噩梦,遂祠焉”。

张飞,1994版本《三国演义》

凿断佛图关:

佛图关,位于重庆老城西。《巴县志》记载:“渝城三面抱江,陆路惟浮图关一线壁立万仞,磴曲千层,两江虹束如带,实为咽喉扼要之区,能守全城可保无恙。”旧时出重庆城,沿东大路上成都,这是唯一的陆路关隘,出了浮图关才算出了重庆城。

摩崖石刻佛图关

三国时期,江州守将李严筑城江州时期,曾打算把浮图关凿断,让嘉陵江和长江的水在这里汇流,把江州城真正变成四面环水的江中之州,此项大胆的提议被诸葛亮否定了。李严筑城,也标志着三国时期蜀汉在巴郡的政治中心,从奉节永安宫,转移到了江州(重庆主城区)。

李严石刻

今日头条号“韬韬说”首发,敬请关注。

本文作者:韬韬说(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