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知道,同治皇帝之死并不羞于启齿!野史趣闻
历史上的今天,同治皇帝,6岁在紫禁城登基了,在位十三年,十九岁病死,纵观其一生,是有幸呢?还是不幸啊?
6岁登基,今天说起来也是个十足的官二代吧,天下最大的官了,小小年纪便子承父业,没有兄弟跟他竞争,坐上龙椅,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享世人瞻仰。
可惜他有个厉害的娘亲——慈禧太后。注定他只能这么坐着,只负责皇帝的威严就好了。
同治十二年,终于亲政了,可惜还没大展拳脚,仅一年的功夫,就驾崩了。官方说法是天花,也有人传是梅毒,估计被压抑的太久了,政务也轮不上他操心,能做的只有玩,这孩子一路玩到了南城区的烟花之地,坏了事,染上了梅毒,没过多久便死了。
也有说法,同治喜欢正娶的皇后娘娘阿鲁特氏,据说这位出身高贵的皇后相貌端丽,《清宫词》有言“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鈿回忆定情初。珣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可他娘非要给他娶富察氏。还经常对皇后施以严刑,干涉夫妻二人生活。同治心灰无奈,只得混迹烟花柳巷。他的皇后在他死后也吞金自尽。
更悲剧的是他娘在他重病之时,还当面夺权。两度召集群臣在同治病榻前商议朝政荒废,该当如何。朝臣都是聪明人,自知不是慈禧对手,都高呼娘娘听证,其实,同治心里早有继承人选,并且召老师草拟章程,可老师不敢得罪慈禧,害怕自己会遭到杀身之祸,于是将密诏送到了慈禧所在的储秀宫......结果可想而知。
纵观大清泱泱十二帝,同治皇帝确是去世年龄最小的一位。世人皆叹同治皇帝可悲可怜,短暂一生无所作为。
其实不然,机遇也大有之,当时内处“太平军”与“义和团”两大社会动荡之间,外处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两次入侵之间。如同处在两次大风暴中间的缓冲期。同治之前的道光、咸丰,之后的光绪、宣统,都没有这样的有利条件。这就给同治朝实行新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日本明治维新也正在此时。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议政王奕主持政务,互相配合,推行新政。“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也是在此期间掀起的。我们所说的“同治中兴”主要就是在同治统治的年间。
本文作者:小的懒鱼儿(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