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君命召,不信驾野史趣闻
“君命召,不信驾”的意思是天子要召回臣子,做臣子的要不等马车准备好就得先行出发,等车备好追上后,再驾车前往。也就是说天子有令,做臣子的一定要遵从,并且还得表现的积极。而岳飞却是生性耿直,时不时的还发发驴脾气,犟的不行。面对这样的臣子,高宗的隐忍总会有达到极限的一天,也是造成岳飞悲惨结局的重要原因。
1136年,岳飞在收编刘世光军队的时候,与高宗的意见不一致,便借口为母亲守孝,辞了官职回家。岳飞这一走,岳家军内人心惶惶,高宗派人过去监理岳家军,但军士都不听管制,张宪更是带头称病不理军务。没有办法之下,高宗只能让岳飞的得力助手李若虚等人去请岳飞复职。
《鄂国金佗粹编》卷七记载:“卿前日奏陈轻率,朕实不怒卿。若怒卿,则必有行遣,太祖所谓犯吾法者,惟有剑耳!所以复令卿典军,任卿以恢复之事者,可以知朕无怒卿之意也。” 大意就是你之前任性离开相当地轻率,我不怪你,事情过去就算过去了,要是我怪你的话就像太祖皇帝说的,敢犯法者,杀!现在依然让你回来领军,就说明我依旧相信你。从侧面也能够看出高宗话里的隐忍,要是没有金人的南侵,岳飞说不定早就被杀了。
1140年,朱仙镇大捷,离北宋都城只差几十里路,岳飞本想一鼓作气,直捣黄龙,结果却一连收到高宗的十二道班师金牌(因为岳飞抗金的节节胜利,金国出于策略的考虑,决定与南宋讲和,高宗当然乐得这个局面,所以下令各路大军班师),面对如此荒唐的命令,岳飞只能仰天长叹。岳家军班师的时候,渴望王师北定的中原兄弟们都拦道恸哭,无奈之下,岳飞决定留军五天,以便当地的百姓南迁,逃离金军的控制,但就是这个决定,让高宗更坚定了杀岳飞之心。
因为当时其他各路大军在接到命令后,早就班师了,只有岳家军迟迟不见行动,滞留前线,高宗本就对岳飞不太信任,再加上岳飞的迟迟不归,秦桧等人的见缝插针,所以高宗对岳飞下了最后的杀手,在1141年的除夕之夜,岳飞被宋高宗赵构赐死在大理寺风波亭内,临死前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韩世忠后来质问主审官秦桧,岳飞犯了何罪,秦桧支支吾吾不能说明白,便以“莫须有”为名定了岳飞的罪。
本文作者:喵喵历史君(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