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功臣之妻受俸禄第一人——梁红玉野史趣闻

2018-08-24 22:00:29

南宋抗金将领韩世忠之妻梁红玉,是古时候的四大女中豪杰之一;有人曾对她的出身和当“营妓”感到惊奇;其实她的出身也不是不好,只是时代不好而已,至于做过“营妓',也是当时生活所迫;不管如何,她都是南宋的女英雄,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就此我们来看看她的英雄之路吧。

梁红玉

韩世忠结识梁红玉是一种偶然的机会,当时南宋的童贯率军平定江南的方腊后,凯旋而归;召集军中各将领喝酒庆功,又召来随营诸妓陪酒;那时梁红玉也在其中,其他将领只顾把酒言欢,唯独韩世忠孤言寡语;本来是高兴的一件事,为何韩将军如此?原来是因自己战功显著,却被他人无视;梁红玉见到韩世忠,一见倾心,一来是韩世忠年轻有为,二是他相貌威武英俊;而韩世忠看到梁红玉她那大方、豪爽、干脆的性情和她温情的言语,美丽的脸庞,匀称的身姿而更加的赏识,两人相互爱慕和欣赏对方;此谓英雄爱美人,美女配英雄再合适不过了。

韩世忠和梁红玉

公元1129年,苗傅、刘正彦两人合谋发动兵变,要把当时的赵构赶下台,扶持三岁的小孩为帝,孟太后垂帘听政;硬是把老赵给赶下台,并改了年号,让赵构下了野;然而老赵没有放弃皇位,让忠于自己的人以平叛的方式,向苗、刘二人宣战;韩世忠因此率军攻打苗、刘二人叛军,哪知苗、刘二人把梁红玉和她的儿子给抓了,威逼梁红玉去劝说韩世忠来投靠他们;梁红玉假意说要对韩世忠说明厉害,让他来投靠苗、刘二人;于是不顾儿子在他们手中,一人来到韩世忠大营,一番激励和鼓舞,让韩世忠继续出兵攻打,不要辜负老赵的期望,也不要因一子的生死而让百姓受苦;做为一个母亲来说,舍弃儿子意味着要承受多大的痛苦;但她在大局面前依然选择”赵构的南宋“,为的是什么?至少有一点是为了减少国家的动荡不安,由此带来的兵灾之祸。韩世忠看到妻子的大义之举,信心倍增,率军胜利的平叛了苗、刘二人的兵变,赵构得以再次回归帝位。

梁红玉擂鼓战金山

梁红玉舍子劝说丈夫,韩世忠平叛成功;因功受到当时的南宋皇帝赵构褒奖,韩世忠因此荣升为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并得到赵构亲书的“忠勇”二字,以彰显其功;梁红玉也受到赵构的称赞;称其“智略之优,无愧前史,给内中俸以示报正”,梁红玉虽然不是封爵封官,但得到了老赵特发的俸禄,这在当时来说,算是非常的列外了;南宋以前有史以来,她算是第一个可以领俸禄的功臣之妻了。

皇帝的俸禄她受之无愧;为何?看看她对南宋的贡献就知道了。公元1129年十月,金兀术率军十万,一路长驱直入,江浙之地亦遭入侵;由于各地的奋勇反击金军的入侵,金兀术怕被陷入人民战争的泥潭之中,匆匆的一路抢掠财物,想满载而归;韩世忠仅率8000水军,就要迎战金兀术的10万大军,如果以此硬拼,必定是以失败告终,此时梁红玉建议丈夫,应当智取,方可有转机;梁红玉是如何说动韩世忠的呢?

韩世忠率军迎战金军

梁红玉从现实的情况给韩世忠说;金军有十万之众,来势汹汹,势不可小视;我军不及万人之本,纵然以一当十,也不可硬拼,一旦接战,双方损耗兵员,我方耗不起,而敌方可以;如不能速战,我方只有兵尽而败。梁红玉建言,先布伏兵,后以韩世忠率部分兵力诱敌深入,把金军引入伏击点为总攻发起时间。两人经过反复的商酌,梁红玉以令旗指挥宋军,伏军看旗而动,韩世忠采用了此战术。

当韩世忠诱敌成功后,梁红玉登上战舰的楼橹,那可是有十几丈高,并不断的在摇晃之中,他不顾敌军的箭矢,擂响战鼓为宋军助威,那战鼓之声犹如千军万马之势,海啸奔袭之威;声声如雷,挥动令旗,引导伏兵出击,宋军奋勇杀敌,大败金军;金兀术率部落荒而逃,此时梁红玉鼓励丈夫乘胜追击,然韩世忠没有采纳,错失全歼金军的大好机会;梁红玉还因此弹劾韩世忠”失机纵敌“之罪;做到这一点还真是好难,要多大的报国之心,和多大的无私之心才能如此;梁红玉此举并不是不爱丈夫,而是以大爱之心,爱国、爱百姓,爱家,爱丈夫;正所谓,没国那有家之理。当时南宋军民莫不称赞于她,能做到如此,纵观历史也无他人,此举传为当时以致后世美谈。

梁红玉擂鼓助威宋军

如果梁红玉安于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夫人,那也无可厚非,然而她没有安于自己的安乐,而是和韩世忠一起,顶起了抗金的旗子,那场擂鼓战金山之后,并没有结束继续抗金的战斗。历史记载,自此那以战后,她和韩世忠继续守护着南宋的安危,率军三万驻楚州,使金军不敢来犯。可见其威名和对金军的震慑是不可言喻的。

本文作者:历史戏语(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